第二十六章 号角(第2/4页)

重九不是重八,朱重八已经能做到的事情,朱重九现在觉得自己没必要“重复”一次。他必须比另一个时空分支上的朱重八做得更好,才不虚此行。否则,无论他所建立的国家叫什么名字,不过又是一个大明朝,不过又是一次之乱轮回。如果只是为了如此,他何必不在淮安初见时,就把朱重八干掉?至少,那样可以让后来的他自己少一个强大的竞争者,让弟兄们少遇到很多对手,甚至少流很多无辜者的血。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海浪声不断破窗而入,料峭的寒风吹动刘伯温鬓角的华发。

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很白,他的手背和手腕,也与脸色一样的苍白。从天而降的寒气仿佛已经穿透了他的衣服,穿透了他的肌肉、骨骼,一直穿进了他的五腑六脏。令他不受控制地就开始战栗,战栗得如同冬天的芦苇。

他不是穿越者,不懂得朱重九为何非要为前人所不为。治乱轮回,的确是一件让人想起来就很不甘心的事情。但自古以来,哪有不灭的朝廷?正如四季中有春就有秋,天命在时,英雄豪杰乘风而起,青云直上。天命若不在了,纵使是汉昭烈和诸葛亮,一个拼了性命,一个呕心沥血,最终也不过落个“阿斗入晋,乐不思蜀”的结局。

但是,朱重九的提议,刘伯温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拒绝。对方与他有知遇之恩,他的性命与功业,早就已经跟对方牢牢捆绑在了一起。对方待他以国士之礼,他必须以国士之行报之。而仅仅是辅佐对方一统天下,这样的报答却远远不够!因为对方刚才那句话说得是实情,凭着眼下淮扬的实力和发展态势,即便没有他刘伯温,换任何人来当军师,只要不蠢到一定程度,天下早晚必然姓朱!

“主公,人力有时而尽!”沉默了很久之后,刘伯温微微躬下被寒风吹僵了的身体,用极低的声音提醒。

“你是要告诉我,天道无穷可止么?”朱重九从窗口处迅速回转身,笑着打断,“天道根本就不存在,或者早就变了。五德轮回,原本就是信口雌黄!伯温,观星台你上过,三十二倍天文望远镜下,星空会变成什么样子,你也清楚!古人没做成的事情,咱们这些人未必就做不到。毕竟咱们比古人看得更远,也更真实!”

“主,主公,此天,此天非彼天也。咱们淮,淮安军虽勇,也,也不能与全天下的人为敌。”刘伯温又打了个哆嗦,声音听起来非常无力。

天道早就变了,或者古人曾经坚信的天道,根本不是真正的天道。自打登上观星台那一刻起,对于曾经坚信的易经八卦,阴阳五行,以及五德轮回,刘伯温就开始深深地怀疑。只是,为了不给淮扬和他自己找更多的麻烦,他没有公开宣之于口罢了。

此刻,听朱重九质疑天道,刘伯温心里竟涌起一股伯牙子期之感。然而,想想移风易俗的难度,想想自古以来,商鞅、晁错等人的下场,他却不得不将心中的冲动压制下去。强迫自己以一名军师的责任,告诉朱重九必须量力而行。

只是,他的一番苦心,又被朱重九直接忽视。笑了笑,这位屠户出身的百战之将摇着头道,“是与全天下不甘心失去特权的士大夫为敌,不是全天下士绅,跟不是全天下百姓!伯温,我知道你是一番好心,但是,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来试试。即使做不成,顶多是咱们退回淮扬,休整几年,然后再按照你原来的设想重头来过。顶多,是建立一个跟唐宋一样的朝代,你说过,至少它会是一个太平盛世!”

说着话,他将右手缓缓伸了出来,缓缓伸向了刘伯温,静待着对方的回应。

“也罢,大不了重头来过!”刘伯温无法拒绝朱重九眼里的期待,硬着头皮伸出右手,与对方凌空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