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道义(上)(第2/3页)

“卑职明白!”李信依旧似懂非懂,上前接过阴符,快步出门。

大厨路汶也不做更多解释,骂骂咧咧继续在院子里烦躁地转圈儿,“奶奶的,一个比一个奸诈,一个比做事不合常理!老子来伺候你们,可真是倒了大霉。”

哈麻不战而走,大都城内即将爆发的混乱,就少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妥欢帖木儿和爱猷识理答腊这一对奇葩父子,就能更快地分出胜负来。而这父子俩胜负分得越快,淮扬大总管府能从中捞的好处就越少,北伐的阻力也随之大增。

眼下朱总管最不缺的是民心,最缺的也是民心。在淮安、扬州、高邮乃至集庆这些已经从新政得到了好处的地区,上至官员和豪门,下商贩、百工和农夫,对他都视若神明。而对于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越靠近大都城一带,情况则恰恰相反。在蒙元官府的长时间污蔑和士大夫们的联手抹黑下,朱总管和他的淮安军,就是世间所有苦难的根源。有他们存在一天,百姓就无法安生。

所以眼下,根本不是北伐的最好时机。眼下,妥欢帖木儿父子也没必要分成输赢。眼下对淮扬最有利的情况,不是妥欢帖木儿父子谁干掉谁,或者双双殒命,而是父子两个长期折腾下去,直到把大元朝的最后一点儿生气折腾干净,把士绅百姓对大元朝的最后一丝期待,也彻底打消。这样的话,淮安军直捣大都时,所遇到的抵抗就会小得多,一些厌倦了折腾的人,甚至还会打心眼里期盼淮安军来恢复秩序。

“也罢,等扬州那边回信,黄瓜菜早凉了。算老子欠他的,老子也冲动一回!”想到自家主公的北伐大业,大厨路汶狠狠咬了咬牙做出了这辈子最艰难的一个决定。“赵迁,去通知云中鹤,让他想办法送个消息给哈麻,让哈麻自己选择跟不跟咱们联系!”

“是!”负责另外一路密谍的御侮校尉赵迁,也大声答应着,快速出门。

“王八蛋,一群不让人省心的王八蛋!”大厨路汶紧握拳头,继续咬牙切齿。人心难测,对于哈麻的反应,他已经判断错了一回。如果万一他自己再度判断失误,哈麻不是要弃官逃走,而是铁了心要做大元朝的比干岳飞。即便云中鹤在出事儿后以最快速度切断联系,赵迁所负责的那条线上的几名精锐密谍,恐怕就也要损失殆尽。

接下来几天,大厨路汶简直是度日如年。每有风吹草动,就要站起来向院子外的大树上眺望好几回,唯恐有警讯冲外边传过来,自己来不及反应。而大元丞相哈麻,却远比他更能沉得住气。接连两天都正常上朝,正常去中书省履行丞相职责。直到第三天正常休沐,才按照云中鹤留下的线索,以替皇帝陛下祈福的名义,带领十几名忠心侍卫,悄然来到了国子监附近的白马寺中。

白马寺始建于辽,里边的和尚继承的是西安白马寺一脉的大乘佛教衣钵。而蒙元上层,更乐于接受的却是藏传密宗。所以在大元立国后不久,白马寺就日渐凋敝,直到两年前被淮扬军情处当成了一处秘密据点儿,才慢慢恢复了几分香火。

里边的和尚、住持,当然都是淮安军的细作。白马寺距离行动队所藏身的大佛寺,也只隔了一条街,随时都可以互通有无。所以见到哈麻只带来十余名随从前来“上香”,寺院的“住持”立刻确定了他的诚意。很快,就把命人将他领进了后院,摆下素斋素宴招待,并安排游方高僧路大师作陪。

“老夫是大元朝的忠臣,不会辜负圣恩!你们有什么招数,还是都收起来最好!”根本不待扮作游方高僧的路汶表明身份,哈麻开门见山地说道。

“啊!哈哈,哈哈哈哈!”尽管先前已经见识过哈麻的行事不合常规,大厨路汶依旧被对方说得微微一愣,旋即,摇着头,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