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秋露(五)(第2/3页)

掷弹兵退到了阵列的最后,在锋矢阵的尾端,组成一个长方形横阵。只要遇到锋矢射不穿的敌军,则随时上前提供火力支援。

“斩将夺旗!”迅速朝自家袍泽扫了一眼,李子鱼再度深深吸气,将最后的命令吼出嗓子。然后用力拉下了自己的面甲。

第三军团的风格是“稳”,作战时很少采取贴身肉搏的方式。然而,第三军团却并非不懂得肉搏,而是,他们以往根本不需要。

但是在需要肉搏的时候,第三军团上下,却不会有丝毫畏惧。

曾经追随朱重九在黄河北岸迎击阿速骑兵的军中骨干不会畏惧,他们早已摸清的对手的斤两,坚信自己技高一筹。

曾经追随徐达在黄河南岸硬顶脱脱三十万大军的各级将领不会畏惧,他们早已习惯了直面死亡,坚信最后的胜利终将属于自己。

曾经在讲武堂接受这个时代最完整军事教导的基层军官,也不会畏惧。他们的刺杀术都是由百战老兵手把手传授,并且经历过上百次模拟实战,今日,刚好要在敌人身上一试锋芒。

同样不会有丝毫畏惧的,还包括刚刚调入第三军团没多久的见习营长张定边。相比于隔着数十步距离用火器取对手性命,他明显地更习惯于传统的白刃相向。

尤其是面对曾经的仇人苗军,更是两眼发红。想当初,天完红巾就是在猝不及防之下,于武昌城外遭到了苗军的突袭,所以才被杀了个血流成河,不得不全线退缩,清理伤口。

如果没有那一战,就不会有过后彭莹玉的东征,亦不会有倪文俊的独揽大权,更不会有天完分裂,倪文俊背叛投敌,徐寿辉在输光了全部赌注之后,被迫放弃帝号,从此带领全部天完将士接受淮安军调遣这一无奈结局!

张定边不恨坐收渔翁之利的吴良谋,也不恨趁火打劫的朱重九,更不恨为了保住自家性命而放弃了一切的徐寿辉。他甚至连背叛投敌的倪文俊都不怎么恨了,毕竟在当初那种情况下,倪文俊如果不主动造反的话,就可以面临全家被徐寿辉冤杀的悲惨结局。

但是,他却恨极了杨完者,恨极那些根本不知道为何而战,也毫无参战理由的苗军。

是这伙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家伙,毁掉了天完帝国的宏图霸业!是这伙为虎作伥的家伙,毁掉富庶繁华的武昌城。是这伙见利忘义的家伙,焚毁了数不清的村庄,洗劫了数不清的寨子,杀死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然后却理直气壮的把这些罪责硬安在了早已主动从湖广行省撤离的天完红巾头上,让他们至今还背负着难以洗脱的骂名。

“天完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但是你我兄弟却不能忘记自己的过去。你我兄弟,必须有人能建功立业,爬入朝堂,然后才能有机会告诉人们,那些坏事不是天完红巾干的。否则,用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有人颠倒黑白,替鞑子朝廷和鞑子官员立碑做传。而你我兄弟,则和前面几朝的造反者一样,被写成目光短浅,无恶不做的逆贼!至于咱们兄弟为什么造反,以及多少铁证说明咱们的军纪如何严正,他们统统都会视而不见!”

张定边至今记得,当得知自己和张必先被调往他处的时候,陈友谅的郑重叮咛。那一刻,陈友谅的目光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坦诚,同时也充满了无奈和认命。

天下大势将定,混乱已经露出了将要结束的端倪。如此之时,他们已经不可能重新举起天完的大旗,不可能裂土封侯,问鼎逐鹿。

但是,他们却必须在新朝庭中取得一席之地,不光为了自己,也为了曾经的天完。

“张营长,别走神,跟上队伍!”正杂七杂八地想着,耳畔忽然传来一声低喝。同时,有人在肩膀处用力推了一把,令张定边踉跄几步,差点一头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