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华夏通宝(二)(第2/3页)

“微臣不敢诿过于人。但微臣给答矢八都鲁的钱粮,是按照就近支付的方式。责令云南、陕西、湖广三个行省划拨。然后再从三省应该缴纳给朝廷的钱粮里头扣除。”哈麻犹豫了一下,非常诚实地补充。“而据微臣所知,陕西今年雨水尚算充足,湖广大部分地方也没有受到红巾贼波及。并且因为路途遥远,微臣已经命令云南和湖广两个行省,将本该解运到朝廷的钱粮,折成金银,取道川陕转运。无形当中,二地又能省下许多火耗!”

“那三地该解往大都的金银,可曾运到了?”妥欢帖木儿继续紧皱眉头,刨根究底。

“启禀陛下,去年拖欠未交的部分,今年五月份已经入库。但今年上半年的,还没运到。三省平章都有折子来,说银车已经上路,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月之内就能抵达大都!”

“这就有些奇怪了?”妥欢帖木儿无法得出结论,倒背起手,围着书案来回多步。

如果按照哈麻的说法,答矢八都鲁手中应该钱粮十分充足才对,不至于亲自写了本章来告御状。况且他与哈麻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又不是脱脱的嫡系,按道理,不被逼到山穷水尽地步,根本没必要主动挑起事端,给他自己结仇。

“微臣鲁钝,无法替陛下解惑。但微臣以为,陛下有必要宣召桑哥失里,询问一下荆襄一带的米粮行情!”不敢眼睁睁地看着妥欢帖木儿一个人着急,哈麻想了想,低声提议。

“可是汪家奴之子桑哥失里?他怎么会知道荆襄一带的米粮行情?”妥欢帖木儿迅速停住脚步,回过头来,低声询问。

“的确是陛下的怯薛桑哥失里!”哈麻点点头,低声回应。在与推翻脱脱兄弟“战事”中,汪家奴父子功不可没。故而他也随时打算给二人以回报。“汪氏乃川陕望族,家中多有经商者,所以对金泥玉屑之事,甚为精通。微臣曾以民事考校桑哥失里,其所答无不中的。实乃难得的少年才俊!”

“嗯——!”妥欢帖木儿低声沉吟。从哈麻的回答中,他不难发觉结党营私的痕迹。但桑哥失里曾经做过怯薛的经历,却深深打动了他。让他决定暂且赌一赌自己的运气。

“也罢!”轻轻甩了一下衣袖,妥欢帖木儿低声回应,“来人,宣御史汪家奴之子桑哥失里,入宫见朕。就说朕久不见他到宫中来了,想看看他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子!”

“是!”朴不花答应一声,立刻派人去宫外叫人。妥欢帖木儿却想了想,继续向哈麻说道:“你先前提及米粮行情,可是察觉问题所在?大都城眼下的米粮行情如何?你据实启奏,不要弄些假的东西来粉饰太平!”

“陛下圣明!”哈麻立刻躬身行了个礼,低声汇报,“正如陛下所料,最近两个月,大都城内粮价飙升了将近一倍。所以臣刚才推测,答矢八都鲁告微臣的状,是因为各地图省事,转运给他的也是金银,而不是粮草辎重等实物。万一荆襄各州物价飞涨,他的用度自然就出现了巨大缺口。”

“怎么回事?又有地方受灾了么?”妥欢帖木儿被吓了一跳,本能地就往天灾上想。

“不是!”哈麻用力摇头,“今年开春以来,北方各地都风调雨顺。微臣派人在大都周围屯田,麦子收成也高于往年。所以百官之家,才能在俸禄之外,再多得一份实惠。不至于因为大都城内的粮价上浮,就人心惶惶!!”

这是他实打实的政绩,所以说出来格外自豪。妥欢帖木儿听闻百官家中都有余粮,也笑着点头,“有劳你了,朕以前虽然每年开春都去祭天,却从没往开荒种地方面想过。倒是你,不知不觉间,就替朕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微臣既然被陛下视作肱骨,理当鞠躬尽瘁!”哈麻被夸得心头一热,躬着身子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