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赴会(四)(第2/3页)

不同于丁德兴,李喜喜可是知道,是谁最先答应要跟脱脱会面的。细究起来,刘伯温顶多是个帮朱重九说服了众人,而真正该被丁德兴骂个狗血喷头的,恰恰是朱重九自己!

想到此节,李喜喜急得用力跺脚眨眼,“黑丁,你胡说些什么?当时咱们跟脱脱是两军争锋,所有手段无不用其极!当年关老爷还曾经水淹七军呢!我就不信,他事先都让百姓搬了家!”

然而,丁德兴正在火头上,根本没心思理睬李喜喜的暗示。撇了撇嘴,冷笑着道:“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从前关老爷那会儿,可有什么高邮之约?既然主公凭着高邮之约宰了张明鉴,凭什么就放过脱脱?一样是滥杀无辜,火烧扬州和水淹归德府,其中有什么分别?莫非就因为他脱脱是蒙古人,就非得网开一面么?那我等有何必要推翻大元,继续低着头,做四等奴才便是!”

“你,你这厮知道不知道好歹?!”李喜喜被气得两眼冒火,大声呵斥。这回,他可不是光着想替丁德兴找台阶下了。刚才后者的那番话,已经直接指向了朱重九本人。搁在过去大元朝那边,就是诽谤朝政,攻击上官。最宽,也是个流放千里的罪名。

“不知道,我就是不服。你把我拉到朱总管面前,我也照样是这几句话,不服,就是不服!”丁德兴梗起脖子,黑色的面孔因为愤怒而变成了紫里透红。

“行了,行了,是刘某唐突了!”到了这个时候,刘伯温才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平心而论,他先前还真没觉得脱脱罪孽深重。相反,因为推脱脱在大元朝那边的遭遇心生同情,在他眼里,脱脱的形象反而更加高大。隐隐的,已经能与平话里的岳武穆相比肩。

此刻被丁德兴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才恍然醒悟,原来于芝麻李和赵君用两人的老部下眼里,脱脱早已经是不共戴天的寇仇。并且按照淮扬新政的标准,脱脱的罪行,一点不比张明鉴那厮小。只要被淮安军抓住,必然会处以极刑。

不过这种时候,他肯定不能把责任,全都推到朱重九身上。往大了说,作为臣子,替主公背黑锅,原本就是他的份内之事。往小了说,朱重九只是说要兑现跟脱脱会面的承诺,可没有说过,不再追究后者水淹数百万无辜的罪行。

所以不管心中有多少委屈,刘伯温都继续笑着拱手,“李将军别再劝了。丁将军,也暂且息了雷霆之怒,听下官解释几句。若是下官解释之后,丁将军仍然觉得不妥当的话。下官自然会将你今天的意思,原原本本转达给主公,劝主公收回成命,别再去给脱脱长脸!”

“哼,狗咬吕洞宾!”李喜喜撇了撇嘴,将头侧到了一边,懒得再看丁德兴的脸色。

而丁德兴本人,见刘伯温始终彬彬有礼,也不好做得太过分。咬了咬牙,躬身作揖,“刘参军尽管说,丁某洗耳恭听。要知道,末将刚才那些话,并不是针对于你!”

“省得,刘某省得!换了刘某与将军易地而处,恐怕也要火冒三丈!”刘伯温笑着点了点头,低声安慰。“但是这其中,肯定存在误会。主公去见脱脱是一码事,主公杀不杀脱脱则是另外一码事,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嗯?”丁德兴听得微微皱眉,铜铃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困惑,“参军能否解释一二?丁某读书少,性子急,请参军大人勿怪!”

“有什么可怪罪的?谁还没个脾气?况且你我既然有幸为同僚,自然要互敬互助,哪有刚刚认识,就立刻互相拆台,互相告黑状的道理!”刘伯温笑了笑,先给丁德兴和李喜喜两人吃了一粒儿定心丸,然后继续说道,“主公去山东之前,曾经跟脱脱有约在先,于黄河之上会面,共谋一醉。虽然当时主公是为了麻痹脱脱,给跨海奇袭创造战机。脱脱本人,也未必安着什么好心。但毕竟答应过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