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赴会(二)(第2/3页)

做这种拐着弯儿劝人的事情,冯国用在一干文臣当中肯定最是在行。笑了笑,站起来冲着朱重九轻轻拱手,“如今我淮扬百废待兴,主公哪有时间去见他。那脱脱若是想履约的话,尽管乘船前来扬州便是!反正主公昔日连俘虏都不曾乱杀,更不会难为他一个主动送上门来的落魄小吏!”

“的确如此!”没等朱重九开口,逯鲁曾就抢先补充。“那脱脱与其到别处送死,还不如直接到扬州城来,至少主公不会杀了他!”

“这……”朱重九想了想,刚要再解释几句。耳畔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嗯哼!嗯哼!”苏先生忽然一口茶水没喝顺气,俯下身,肩膀上下耸动。

“末将附议冯参军!”第五军长史逯德山立刻心领神会,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主公您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肯让脱脱到扬州来,已经给足了他脸面!”

“冯参军之言有理,末将附议!”吴良谋反应也足够快,紧跟着就站起来表明态度。

随着淮安军的实力日渐庞大,他远在黄河以北的家人就越来越安全。甚至有地方官吏主动上门拜访。明着打的旗号是查访被吴家某个被从族谱上除名逆子之根底,暗地里,却纷纷向吴良谋的父亲做出保证,只要朝廷不强迫,他们绝对不会动吴家庄分毫。即便哪天朝廷方面真的发了疯,他们也会提前告知消息,让吴家有足够的时间逃往黄河以南。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吴良谋都不希望朱重九再出任何事情。如果可能,他甚至希望朱大总管就把扬州城当作他的国都,轻易都别离开半步!

其他几位武将的心机,虽然没有吴良谋这么深。但对于自家主公跟曾经的寇仇会面,也觉得不太妥当。在苏先生和逯鲁曾两个人的暗示下,陆续都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末将也附议冯参军。脱脱如果敢来,主公就好吃好喝朝招待他,然后派船送他过长江。等他平安到了任所,看看那够皇帝会不会气死!”

“末将觉得冯参军和胡将军两个的话有道理。都督肯在扬州城内见他,已经是给了他很大面子。他如果不敢来,也怪不得都督!”

……

紧跟着,参谋部中被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们,也纷纷出言凑起了热闹。说出来的话各种各样,但归结起来核心只有一个,朱大总管不该守那个什么“千金一诺”。要见,就让脱脱自己来扬州。以淮安军现在的实力和自信,大伙绝不会对一个已经被朝廷抛弃了人下狠手。

转眼之间,在座当中,唯独没有说话的,就只剩下刚刚加入大总管幕府没多久的刘基刘伯温。只见他右手里拿着一把市面上最近很是流行的折扇,在做掌心反复扣打。两只眼睛半睁半闭,仿佛自己早就成了世外神仙。

“师叔——!”扬州知府罗本偷偷朝刘伯温所坐的椅子腿儿上踢了一脚,以示自己的不满。

对于这个便宜师叔,他是一百二十个头疼。当初明明舍不得离开扬州,却非装出一幅“不食周粟”的模样,死活不肯接受朱总管的招揽。转头朱总管派人拿了一笔钱资助他办学,老先生立刻毫不犹豫地就收了下来。还大言不惭的说,开办书院的宗旨,就是正本清源,打击淮扬三地所盛行的各种异端邪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结果书院开起来的,前来求学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孩子上官办的县学、府学、是为了结束学业后能进入大总管帐下,谋求功名。小门小户的孩子上百工技校,是为了学好手艺,将来赚一份令人羡慕的高额薪俸。谁吃饱了撑的,才跟刘某人去继承什么古圣先贤的真正学问,出来后再继承他老人家的衣钵,专门跟大总管府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