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将计就计(上)(第2/3页)

“一派胡言!”脱脱不肯跟李汉卿对视,将头侧开,继续厉声咆哮,“托起大元朝万里江山者,岂是老夫独自一人?尔等太瞧得起老夫,也太看低了朝廷了。老夫唯一能做的,就是约束住尔等,不得倒行逆施而已!”

说罢,他猛地拔出佩刀,倒转刀柄,亲自递到了李汉卿之手,“老夫乃当朝丞相,百官之首。你若清君侧,就先从老夫清起!”

“这……”李汉卿哪敢接刀,被逼得大步后退。脱脱紧追着他走了几步,将金刀直掼于地,深入数尺。“有再喊清君侧者,就将刀拔出来,先杀了老夫。老夫死在尔等手里,也算死得其所!”

没人敢上前拔刀,所有人都被逼得缓缓后退。刀身震颤,冷光照亮众人铁青的面孔。

“若是能清君侧,老夫岂会等到现在?”知道大伙心里不服,脱脱轻轻吸了口气,将嗓门缓缓降低,“诸位别忘了,我大元,向来是孛儿只斤家的子孙才能为帝。换了其他任何人,都必将天下大乱。而老夫今日纵使带领诸位清了君侧,甚至行了那周昭之举。日后孛儿只斤的子孙重掌权柄,又岂会放过老夫?放过尔等?到头来,老夫还不是另外一个伯颜,连自家亲侄儿都倒戈相向!”

这段典故,可谓字字血泪。当年丞相伯颜大权独揽,却始终必须把妥欢帖木儿摆在台面上做傀儡。结果待妥欢帖木儿长大之后,立刻联合了伯颜最器重的侄儿,也就是脱脱,趁着春猎之机,关闭大都城门。将来不及赶回来的丞相伯颜贬为河南行省左丞,夺取君权。

伯颜众叛亲离,只能领旨赴任。不久,妥欢帖木儿就又颁下第二道圣旨,将伯颜一家流放到南恩州阳春县。伯颜接了圣旨之后继续忍气吞声,收拾包裹上路。然而妥欢帖木儿却依旧不放心,特地派了爪牙追上去,在驿站里给他强灌了一盏毒酒。

如今脱脱如果带兵回大都清君侧,按照蒙古各部的约定,最好结果,就是废掉妥欢帖木儿,拥十五岁的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上位。然后等到爱猷识理答腊羽翼渐丰,重复当年伯颜一党的悲剧!

历史上没有新鲜事,只是世人缺乏记性。想起丞相伯颜及其党羽的最终结局,众文武心中的火头就渐渐开始发冷,握在手里的刀柄,也仿佛重逾万斤。

而脱脱帖木儿却唯恐大伙不肯死心,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纵使老夫始终大权在握,将两代皇帝都视作傀儡,最终结果又能如何?人寿终有尽时,燕帖木儿当年行废立之事易如反掌,待其死后,他的子孙后代旋即个个身首异处?”

顿了顿,他的声音也越来越沉重,“况且燕帖木儿之前,我大元睿圣文孝皇帝还能颁布通制,废除岁赐,令四大汗国年年入朝。而‘南坡之变’后,我大元的国运则每况愈下。若老夫再做一轮燕帖木儿,恐怕不用朱屠户来反,我大元自己也分崩离析了!”

这番话,说得全是历史上的事实。大元朝一直到谥号为睿圣文孝皇帝的英宗时期,国力仍处于上升阶段,民生也因为战争的终止而得到极大的自然反弹。但英宗皇帝却被权臣铁木迭儿的死党铁失谋杀。新即位的泰定帝不汲取教训,大权尽被燕帖木儿掌握。导致泰定帝之后,燕帖木儿行废立之事如同儿戏,先杀泰定帝之子,拥元文宗登位,不久又逼迫文宗将帝位让给其弟明宗。随即又毒死了明宗,再立文宗复位。而元文宗被其折腾死后,又将明宗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大元天子妥欢帖木儿扶上的皇位,视作傀儡。(注1)

虽然燕帖木儿到死都一直手握大权。但大元朝却在他的折腾下,迅速由盛转衰。而如今,大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关头,如果脱脱再去做一回燕帖木儿故技,不是唯恐宗庙倒塌得还不够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