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是非(第2/2页)

“二弟?”韩峥心中一团疑云为散,另外一团疑云又起,“您让二弟去了安庆,难道那朱重八,将来有机会跟朱重九逐鹿天下么?”

话音落下,大元中枢右丞韩元善身体微微一僵,整个人瞬间仿佛又老了二十岁。“唉,为父哪里知晓得如此多啊。为父只能看到,这大元朝,肯定是要玩了。但将来天下是属于哪个,却真的看不明白。本来,那朱重九是风头最劲的,然而他却重草民而轻士大夫。却不知道,这天下,终究还要与士大夫共治才行。倒是那朱重八,出道而来,一举一动都甚有章法。非但能勤学淮扬之长,而且不忘我儒学根本。虽是后发,前途却未必比那朱重九差得太多!”

“那朱重八居然有如此眼光?!”韩峥愣了愣,有些难以置信。对于朱重九和淮扬大总管府,通过邸报、报纸以及坊间巷里的传闻,他的确了解得不少。但对于另外一个姓朱的,却从没重点关注过。更不知道,此人做事,居然如此条理分明。

“岂止是有眼光?!”韩元善对朱重八的观感,却远不止是这些。咧了下嘴巴,继续低声补充,“此人虽然已经脱离的郭子兴,却始终将郭子兴视为上司,有情有义。此人虽然出身于红巾,其治下,却不准明教妖人随意行走。此人虽出身草莽,大军所过之处,却对士绅大族秋毫无犯。并且还延请了枫林先生为谋士,甚得南方士林之心!”(注1)

“可那朱重九也懂得将商贸红利,与治下士绅分享。儿听闻市井谣传,淮扬大户们,去年从商号分得的钱财,远远超过了以往朝廷免掉的那点赋税!”既然被自家父亲安排去投奔朱重九了,韩峥本能地,就开始替自己将来的主公辩解。从利益分配方面,指出淮扬大总管府与士绅们的关系,并不像父亲说得那样水火难同炉。

“痴儿,老夫以前说你读书读傻了,你还不高兴!”闻听他的话,韩元善忍不住又冷笑着摇头。“这天下士绅,在乎的岂是区区赋税?说实话,能称为一地望族的,谁家也不差那点儿钱粮。他们在乎的,是千年不易的特权。我儿,你明白否?”

注1:枫林先生,朱升的号。朱升十九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开始著书立说。并且一直远离大元官场,以隐士形象示人。所以很受当时的读书人尊敬。历史上朱元璋得到他的效力之后,在士绅阶层眼里的形象立即大幅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