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较量(六)(第2/3页)

“那倒不妨!”听罗本主动撇清不会干涉军务,吴二十二心中愈发怀疑逯鲁曾先前的判断,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反正还有参谋们呢!倒也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做出什么错误决定。三位这么晚了,找吴某有要紧事情么?还是听到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风声?!”

“的确有两件事,需要跟你这个指挥使商量!”施耐庵性子急,再度抢先回应,“今天下午,郑掌柜、贺主事和胡账房他们,找我师弟一起去商量。他们和其他二十余位扬州士绅,打算捐十万贯铜钱,十万石粮给大总管府,以助吴指挥使一臂之力!”

“啊——?”不光是吴永淳大吃了一惊,逯鲁曾干脆就惊呼出声。这可跟他得到的消息差得太远了,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万一属实的话,今后让他这个老夫子如何在同僚们面前抬头做人?

“第二件事情,是有关破敌之策。我师弟说,他有一计,可令敌军不战自乱!”施耐庵根本没留意到对方的反应,继续急匆匆地补充。

“破敌之策?”逯鲁曾的眉头立刻又皱了起来,侧着脸上下打量刘伯温。是了,先拿出十万贯钱和十万石米粮来,麻痹吴二十二,令其失去戒心。然后再找机会与城外的敌军里应外合。到头来,这十万贯钱和十万石米,相当于在淮安军的库房里转了一圈儿,就又回到了士绅们的手中。说不定还能赚回不少利息。这主意,打得也忒地高明!

还没等他提醒吴永淳不要上当,后者却已经笑着拱手,“如此,吴某就多谢扬州城的父老乡亲们了。有这多出来十万贯钱和十万石米,至少能让吴某又招募万余民壮。至于破敌之策,刘山长若是肯指教一二,吴某求之不得!”

说着话,又将身子转向刘伯温,长揖及地。

见吴永淳对自己如此礼敬,平素没少冲大总管府上下翻白眼儿的刘基,忽然就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双手抱拳还了个长揖,然后红着脸道:“其实,其实刘某也是在纸上谈兵。到底可不可行,还请指挥使仔细斟酌。”

“但说无妨!”吴永淳再度轻轻摆手,“刘山长不必客气。我家大都督没出征前,就曾经亲口说过,可惜不能让山长同行,随时为其出谋划策!”

这也是淮扬大总管府上下,始终对刘伯温以礼相待的原因之一。连朱重九这个大总管,都对刘伯温礼敬有加。非但不在乎此人吹冷风说怪话,还悄悄地示意商号从他自家的分红里拿出一大笔钱来,资助对方开书院。其他文武,就更不方便跟刘某人太较真儿了!况且刘伯温平素只是喜欢对淮扬大总管府所颁布的各项政令吹毛求疵,事实上,也没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闻听此言,刘伯温脸色更红。讪讪地笑了笑,低声道,“吴指挥使过誉了!大总管身边,武有徐达、胡大海和吴将军,文有陈参军和章参军,何须刘某再去添乱?若不是眼下战事紧,刘某心中实在忐忑。刘某甚至都不该冒昧给指挥使献计,以免乱了将军的心神。”

“这是哪里话来!”见刘伯温变得如此谦虚,吴永淳好不适应。赶紧摆了摆手,低声打断,“能得山长襄助,吴某求之不得!山长休要再客气,有什么妙计,尽管当面赐教!”

“那,刘某就不客气了!”刘伯温原本就不是个拘束之人,虽然今天弯子转得有些大,但既然对方没将以往的行为当一回事,他自己就更不会求着别人纠缠不清。“刘某以为,指挥使如今最为难之处,便是手中兵少,需要守住的城池又太多。而敌军却倾巢而来,十倍余我,令人招架不及!”

“正是!”吴永淳点点头,坦诚地回应。对方说得是事实,只要长着眼睛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没有必要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