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勾结(下)(第2/3页)

说罢,趁着此事还没被钉死,又迫不及待地补充道,“如果,如果大总管开恩,能派一些懂得练兵的弟兄过去,我家主公必将倒履相迎。实不相瞒,我家主公早就准备竖起义旗,只是手中将士训练生疏,唯恐,唯恐……”

刚刚进入正题,就被迫再度向淮安军示弱。他实在郁闷得紧,最后几句话,简直细弱蚊蚋。

朱重九听了,也不介意。笑了笑,低声打断,“派些人帮你家主公练兵,那怎么可能?万一将来你家主公反悔了,岂不是等同于朱某亲手将弟兄们送入了虎口?毕竟他也是蒙古人,怎么说,也是妥欢帖木儿的同族!”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草民,草民可以像沈万三那样,以身为质!”话音刚落,张昭就跳了起来,举着手赌咒,“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草民宁愿被大总管千刀万剐。草民的主公,还有草民本人,都跟昏君都有不共戴天之仇。绝不会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

“你不过是个商行掌柜,怎么做得了别人的主?!”陈基对他的话根本不敢相信,抢在朱重九做出决定之前,冷笑着质问。

“草民其实不姓张!”胶州商行大掌柜张昭被逼得实在没了选择,咬了咬牙,伸手扯开长袍的对襟。

一身古铜色的皮肤,立刻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两块结实的胸肌之间,有个银白的狼头上下起伏。纹得手艺非常精湛,随着呼吸,就像随时都能跳下地来一般。

“放肆!”俞通海大急,手按刀柄厉声呵斥。

胶州商行大掌柜张昭却一改先前的市侩模样,再度跪下去,冲着朱重九深深俯首,“大辽大圣大明天皇帝十九世孙刘昭,参见淮扬大都督。祝大总管百战百胜,早已领兵北上,光复大宋旧土!”

“嗯?”朱重九这回,终于有些吃惊了。快速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搀扶,“你是契丹人?你,你怎么不姓耶律么?反而姓起刘来?”

“嗯,嗯,嗯哼!”身背后,立刻传来一连串的咳嗽声。参军章溢低下头,用力擦拭胸前的茶水。冯国用和陈基两个表现比他略好,却也满脸尴尬,低着头,不敢向这边多看一眼。

“启禀大总管,耶律家族,乃大汉高祖之后。所以除了耶律这一个姓氏之外,亦以刘为姓!”耶律昭此刻有求于人,倒是不敢嫌朱重九孤陋寡闻。想了想,如实相告。(注2)

“这……”朱重九又愣了愣,哭笑不得。

前世他读小说,里边耶律楚才,耶律齐,耶律洪基,一个个俱是头角峥嵘。所以潜意识里,就以为大辽皇族,都以耶律这个姓氏为荣。谁料到,人家居然认祖归宗,硬跟汉高祖刘邦成了亲戚。

耶律昭哪里知道朱重九的思路又跑到了前世去了,见他脸色古怪。又磕了头,义愤填膺地补充,“我大辽耶律氏乃大汉高祖皇帝嫡系血裔,董卓之乱时避祸塞外。卧薪尝胆近千年,才重振祖先雄风。然世道不公,天祚帝竟枉死女真牧奴之手。族中子孙虽屡屡力图振作,却不幸又屡屡遭异族欺凌,辗转流离至辽东。历尽磨难,方得再建故国。不幸蒙古人背信,竟出尔反尔,夺我社稷,令我耶律氏一脉……”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是耶律大石的后代,曾经建立了西辽国!”朱重九最不耐烦听人痛说家史,摆摆手,低声打断。(注3)

就像他自己据说是朱元璋的子孙一样,谁也不知道有几分为真。而在二十一世纪,除了没人乱认秦桧当祖宗之外,历史上的帝王和圣贤,几乎都有无数不同版本的族谱存在。所以在他眼里,家谱这东西,有没有都是一样。反正十个里边至少有八个,纯属于牵强附会。

“不是耶律大石。德宗虽然是天纵之才,却出于太祖的旁支。”谁料耶律昭却较起了真儿,摇摇头,继续大声申明,“草民四世祖讳留哥,乃天祚帝玄孙。于伪金崇庆元年起兵,再建辽国……”(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