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黄河赋(十一)(第2/3页)

“这……”徐洪三愣了愣,本能地就想劝自家主公不要亲临险境。朱重九却狠狠瞪了他一眼,大声呵斥,“执行命令!论起用兵打仗,你们哪个比得上老子?”

“是!末将遵命!”徐洪三无奈,只好躬身接令。然后领着那十名亲兵,快速爬下了绳梯。

章溢和冯国用闻听朱重九要亲自带队,原本还打算劝上一劝。见徐洪三挨了训,知道决策已定,只好咧着嘴笑了笑,小心翼翼地劝道:“主公为了营救徐达将军,甘愿亲冒矢石,臣等深感佩服。然水战毕竟不比陆战,主公武艺再高,也派不上太多用场。所以下次与敌军交手之时,主公不妨到指挥舱里坐镇。一则可以减少些风险,二来也免得弟兄们担心!”

“你们懂什么,对这种慢速火炮,站在甲板上反而最为安全。”朱重九看了两人一眼,笑着解释。(注1)

然而想到先前炮战时,对方炮弹那神鬼莫测的布朗运动轨迹。他又对自己的说法失去了信心,想了想,又笑着妥协,“也罢,你们说得对,我站在甲板上,反而劳弟兄们挂念。”

说罢,又将目光转向恭候在一边的常浩然,“舰队交给你,等徐洪三他们在北岸起锚之后,咱们立刻赶赴上游的芒砀山。你去从留下的那几名俘虏中,挑一个机灵的指路。争取天黑之前,能够赶到山下。”

“是,末将遵命!”旗舰的舰长常浩然答应一声,立刻接管的整个舰队的指挥权。五艘战舰一字排开,押送着被俘的漕船去了北岸。然后又耐心地等着俘虏都离了船,徐洪三等人拔锚启航。然后才扯满了风帆,继续向上游推进。

沿途又零星遇到几波蒙元方面用渔船组成的搜索队。常浩然都指挥着战舰毫不客气地追上去,要么直接击沉,要么用大炮逼着对方跳水逃生。空荡荡的渔船则用缆绳串起来,拖在了一艘战舰之后,以备不时之需。

五艘战舰都只装了四分之一载重,又正赶上顺风。虽是逆流,速度倒也不慢。到了下午三点三十分左右,芒砀山靠近黄河南岸的群峰已经遥遥在望。

“王保保是从上游过来的,要绕一下才能看见他的营盘!”也不知道常浩然给胡力吉许下了什么好处,后者非常热心地跑到前窗口,大声提醒。“他那边的炮,有不少是从李思齐红巾军中带过来的。比我船上装的那种轻便得多,无论是装船上,还是摆地上,都非常好用!”

话音刚落,耳畔已经传来的一连串炮响,“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轰隆!”紧接着,远处小山的另外一侧,烟尘滚滚。显然,有人对着山坡进行了大规模炮击。

“绕过去,先把带炮的船,全给我打沉了!”朱重九怒不可遏,咬牙切齿的吩咐。

李思齐这个王八蛋!投降蒙元也就罢了,还拐走了徐州军上百门火炮。这件事只要有人提起了,就让朱某人火冒三丈。要知道,几乎所有卖给赵君用的火炮,都是按成本价结算,并且是要多少就卖给多少,淮安军没从其中获得任何利益。如今可好,等同于成本价供应了蒙元。

“得令勒!”常浩然等人对叛徒的恨意,丝毫不比朱重九少。立刻传令整个舰队,拉开距离,摆出一字阵形,沿着水道,朝炮声背后兜了过去。

才转过山脚,迎面已经有一支蒙元的巡逻船队拦了过来。当先是三艘千石大粮船,然后是六七艘两百石左右的小货船,每艘船头上都架着一门四斤炮,像猎食的狼群般一拥而上。

很明显,这是一群根本不懂得水战的菜鸟。即便里头有一两个二半吊子,也处于从属位置,根本没有发号施令的资格。

常浩然的嘴角立刻涌起了一丝冷笑,冲着舱前甲板上的副舰长,大声命令,“一字阵,抢占上游。集中火力,打击距离最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