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算(六)(第2/3页)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一刀,可是补得恰到好处。众人顿时再也憋不住,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这,这……”机灵的店小二不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努力拎着水壶,面红耳赤。

“没你的事情,赶紧下去准备菜肴!”朱重九怕他失手烫伤了自己,赶紧单手接过水壶,将其轻轻地放在了桌案上。

“哎,哎,大总管,您,您老慢用!鱼,鱼马上就能好,小的去给您端来,给您端来!”店小二如蒙大赦,抱头鼠窜而去。

经他这么一打岔,刘基终于缓过了一口气。整整衣冠,正色说道:“大总管可知,国虽强,好战必亡!”

“此语,出自《司马法》!”自打娶了个学霸之后,朱重九的古文造诣就竹子拔节般往上涨,想都不想,从容接口,“后一句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噗!”禄鲲笑了一声,迅速低下头去,慢慢品茶。自家老爷子眼光就是毒辣,这孙女婿挑得,简直准得没法比了。虽然平素看上去粗豪了一些,但认真起来,连名满江南的大才子刘基刘伯温遇上他,都缚手缚脚,根本占不到半点儿便宜。

“大总管有过目不忘之才,刘某佩服!”刘伯温接连两招都被倒着打了回来,心中不免有些吃惊。拱了拱手,苦笑着夸赞。

“先生过誉了,朱某碰巧读过这句。所以听先生提起,就立刻想了起来!”朱重九摆摆手,做谦虚状。但是,接下来那句,他就尽显轻狂之态,“不过朱某一直以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先生以为然否?”

“亚圣的话,自然有其道理!”刘伯温又是微微一愣,有些艰难地回应。朱重九刚才那句话,出于孟子。而南宋后期,正是孟子之学被儒者大为推崇的时代。作为一代名士,他不能说自己没读过孟子,也不能信口开河说孟子的话有错。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下文,却是“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换句话说,孟子他老人家认为,以至仁讨伐不仁,即便战争打得很残酷,其正义性也无可置疑。刚好对应着刘基先前引用那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七寸儿,让他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还要难受。

但是,刘基如果这么容易就被说服,就不是帮助朱元璋开创大明的后诸葛了。深深吸了几口气,就重新振作起了精神,大声问道,“大总管可知,何以为仁?”

朱重九没有直接回答,沉吟了片刻,笑着反问,“武王伐纣,礼否?”

“大总管威武!”宋克用力一拍桌案,大声喝彩。孔夫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克制心中的私欲,遵从大周的礼节。因此按照这个标准,朱重九眼下处处都在利用人心中的私欲,显然违背了一个仁字。其战争,自然也就失去了正义性。而朱重九直接跳过这个问题,用武王伐纣的具体行为来回应,则相当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仁者要克己复礼,我效仿周武王去讨伐商纣,就是最大的遵守周礼啊,你又凭什么说我做得不对?!

非但宋克一个人彻底倒向了朱重九,一直坐在旁边,试图借着刘伯温的发难,而仔细考察朱重九的章溢,此刻也是心潮澎湃,“这个朱佛子,到底是谁教出来?说他没读过书,却总能跟刘基针锋相对。说他是个读书人吧,他的言谈举止却甚为粗鄙。简直就是一半文人,一半粗胚,硬生生拼接起来的妖孽,全身上下处处透着古怪。”

正百思不得其解间,又听见刘基语气猛地一变,大声说道:“大总管当下所为,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