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膛线(第2/3页)

“嗖——”“嗖——”“嗖——”“嗖——”

“嘭!”“嘭!”“嘭!”“彭!”“嘭!”“嘭!”“嘭!”“彭!”

正想着如何将铜胎钢芯炮改进,才能达到另一个时空中的佛郎机标准,新一轮试射已经开始了。黄老二指挥着麾下的精锐炮手,将两公斤重的弹丸,变幻着各种角度,不停地打进预设的靶区中,砸得目标区域烟尘滚滚。

跳弹形成率依旧在半数以上,特别是以三十到四十度之间仰角发射时,甚至能达到五分之三甚至四分之三。因为高速旋转的关系,弹丸上所蓄的动能也成倍增加。即便落在地上没有形成跳弹,也会以变幻莫测的轨迹,高速滚动。将目标区域的靶人如稻草一样纷纷割倒。

但与此同时,火炮的发射频率,也明显降低。原本差不多一分钟一次,现在即便由最熟练的炮手来操作,也得将近一分半到两分钟才能准备好。螺旋状膛线,不仅仅令弹丸装填时,花费了更多力气,甚至每次都要用擦炮膛的抹布木柄往里硬顶。发射之后,炮膛清理难度,也变得愈发地困难。

“一千九百尺试射完毕。跳弹率六成,深入目标区域内最远九十尺,全部为有效杀伤!”

“两千零四十尺试射完毕,跳弹率五成半,深入目标区域最远八十尺,有效杀伤深度六十尺!”

“两千一百六十尺试射完毕,跳弹率四成,深入目标区域七十尺……”

“两千二百八十尺。跳弹率……”

“两千四百尺……”

……

黄老二拿着个皮纸本子跑来跑去,不断将数据汇总起来,汇报到朱重九面前。最大有效射程两千六百尺,也就是另一个时空六百四十米左右的距离。最远射程则高达八百米,如果正面砸中,依旧可以砸烂三寸厚的木板。只是无法形成跳弹,制造二次杀伤,所以失去了作为炮弹的意义。

此外,炮弹的落点,也变得更加容易判断。不再像先前没有膛线时那样,在风力和其他不可预知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巨大偏移。如果集中起二十门以上铜胎钢芯炮的话,完全可能对两千一百尺,也就三百五十步处的某个特定区域,进行覆盖性打击。

“炮身的温度怎样,如果可以的话,就试一轮开花弹。注意不要压得太紧!”朱重九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大声命令。

“是!”黄老二行了个礼,大步流星跑开。不一会儿,就将预先准备好的开花弹塞进了炮膛中,冲着目标区域开始了狂轰滥炸。

“轰!”“轰!”“轰!”声势看起来颇为浩大,但效果却非常一般。采用引线点火的炮弹,依旧很容易就因为落地时的剧烈碰撞而哑火。并且炮弹落地后,也不是立刻能能爆炸,总是或长或短地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才突然跳起来,将方圆三四步远的区域扫得一片狼藉。

“如果看到弹丸落地,就撒腿逃命的话,至少有三成几率逃掉!”没等黄老二过来汇报,大匠焦玉已经自己给自己泼起了冷水。“如果把引线尽量缩短的话,弄不好没等炮弹飞到地方,已经炸开了,一样起不到任何效果!”

“那就还是留给六斤炮专用吧!”朱重九想了想,随口吩咐。“你回去后看看,能不能把六斤炮也改成铜胎钢芯的,加上膛线。”

没有触发式引信,开花弹的威力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而触发式引信到底怎么造,他在另一个时空的记忆里,却找不到任何印象。只知道可能需要用到雷汞为原料。而雷汞的制造,却要用到浓硝酸。浓硝酸的制造,则又涉及到了硝酸盐的煅烧,或者是用硝酸钠和浓硫酸进行反应。浓硫酸,则需要用绿矾煅烧,而绿矾产自哪里,他却是一无所知。

人才,还是需要人才。这个时代,能出口成章的读书人好找,但懂得最基本化学知识的,恐怕只有山里面炼丹的道士才行。而把整个淮扬地区的炼丹道士全绑来,手把手教他们操作,能成功制造出硝酸的,恐怕也得是百里挑一。偏偏从硝酸到雷汞再到触发式引信,依旧差着十万八千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