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名人(上)(第2/3页)

“主公,此人,此人是个商贾,自诩为当时吕文信!”没想到朱八十一答应得如此痛快,罗本愣了愣,小心翼翼地提醒。

“吕文信?”朱八十一也愣了愣,花了一点儿力气,才从记忆里将文信两个字,和吕不韦给对应了起来。

跟文人说话,就是累。要是没有来自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双方还真没法沟通。但看在十万石老米的份上,朱八十一不打算跟罗本较真儿,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无妨,天底下没有白来的粮食。他既然是豪商,想在我这里换点儿东西是应该的。你尽管去安排,我随时都可以见他。”

“多谢主公成全!”罗本大喜,俯下身去,恭恭敬敬地给朱八十一行了个礼。

最近几天,他可为此事头疼坏了。有心拒绝,老师的面子不能不给,十万石粮食也的确让人肉痛。直接答应下来吧,又摸不准自家大总管的脾气。毕竟这年代,官和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朱大总管虽然自己操办了个淮扬商号,并且成了里边最大的股东。但哪个商人要想跟他坐而论道,恐怕刚刚开口,就会被逯老夫子和陈基等人给联手打出门去。大总管面前连读书人都得站着说话,哪里可能有你一个商贩的茶水喝?

“没什么成全不成全的,要谢,也该我来谢你。你立了一件大功,他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还能拿十万石米来开路。此人恐怕手里的粮食不会太少,真的能全买下来,扬州路今年的粮荒就彻底过去了!!”朱八十一身上,根本没有半点官员架子,伸手拉住罗本,笑呵呵地嘉许。

“这……”罗本却没想得像自家主公那么长远,抬起头,满脸困惑。

“这样吧,我去大总管府等他。你回去后,随时安排他来大总管府用茶。”朱八十一点点头,继续笑着吩咐,“还有你的老师,如果也在扬州的话,可以一并请过来做客。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介绍一位大粮商给你,他想必也非等闲人物!”

“谢主公!本这就去传他们!”罗本喜出望外,再度躬身施礼。他的老师不愿意参加大元朝的科举,因此空有一肚子本领,却半生潦倒。在进入了淮安大总管的幕府之后,罗本早就想把自己的老师也举荐给朱总管。但一则初来乍到怕引起什么误会,二来老师性子闲散,喜欢四处周游,所以拖拖拉拉半年多,总算找到了这么一个机会。

“请他们过来吧,不用走正堂。从侧门带着他们直接去侧院,既然是你的老师,就算不得外人!我在侧院花厅里,请他们品茶!”朱八十一用力拉起罗本,笑呵呵地补充。

对于眼前这位读书人,他一直非常欣赏。学识渊博,性情正直,并且身上没多少读书人的酸腐气,懂得迂回变通。唯一遗憾是眼下这样的读书人太少了些,即便再开一次科举,自己也未必能挑选得到几个。

而学生如此,教他本领的老师想必也不会太差!若是能将该人拉到身边,说不定又是一个得力帮手。

与这个时代的官员和义军领袖们不同,受另外一个灵魂的影响,朱八十一眼里,视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同类。这种平等并不是刻意装出来,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所以商人也好,不务正业的落魄书生也罢,只要他们是怀着善意而来,朱某人就不在乎回报以最大的善意。哪怕他们是来做买卖,只要交易对彼此都有好处,朱某人也不会因为双方身份地位不同而拒绝。

因为在他心目中,人和人,只是由于出生时父母给与的先天条件,以及自己的性情智力而彼此分别,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渐行渐远,但灵魂上,却没任何高低贵贱。国王也好,草民也罢,谁也没有高高在上,将对方肆意践踏的天然正义。

而在罗本看来,朱总管对自己和自己的恩师都如此尊敬,就是不折不扣的礼贤下士了。人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千余年来蔓延传承士大夫精神,不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就在朱八十一在也弯下腰的一瞬间,罗本已经下定了决心,这辈子将对知遇之恩粉身以报。哪怕将来陪着自家总管一道去下地狱,也仰天长笑,绝不会皱一下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