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胶着(上)(第2/3页)

“都给我把腰杆子直起来!”见众人始终士气低迷,廖大亨扯开嗓子,冲着将领们的背影大喊大叫,“一次不过是二十几颗弹丸,只要大伙分散开,未必砸得到人。即便砸到了又怎么样?无非是一死尔,总好过窝窝囊囊一辈子!”

“散开,散开,大伙分散开上。脑袋掉了,不过是碗口大个疤!二十年后,咱们又是一群好汉!”朱亮祖也大声嚷嚷着,在自家队伍里来回跑动。用尽全身解术鼓舞士气。

众“义勇”当中,大多数都是他们两个的族人和佃户,平素就同气连枝。此刻见两个大庄主都要豁出性命去再攻一轮儿,岂有推三阻四之理?也纷纷振作起精神,拉开彼此之间的空档,小跑着向前冲去。

“嗤——咚!”“嗤——咚!”“嗤——咚!”黑乎乎的弹丸继续凌空砸落,不时溅起一团团殷红色的血雾。却好像已经不如先前那般可怕了,凡是被弹丸恰巧砸中的倒霉鬼,基本上都当场气绝,很难发出惨叫来扰乱其他人的心神。而即便有跳弹的形成,因为队形过于疏密的缘故,也很难再给队伍造成大面积的杀伤。

发现每轮炮击给自己这边造成的死伤都是个位数之后,两支“义兵”的士气顿时又朝上攀升了好大一截。持长枪和刀盾者,开始注意寻找距离自己最近的百夫长,努力跟上后者的步伐。那些持角弓和擎张弩者,则在行进中偷偷将破甲锥挂上弓弦,准备在关键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

“嗤——咚!”“嗤——咚!”“嗤——咚!”成排的炮弹继续凌空砸来,却很阻挡住“义兵”们的前进脚步。

按照眼下淮安军的编制,每个炮团有九十门四斤炮。听起来数量虽然颇为庞大,但无论是杀伤力和准头,都不能与后世的火炮同日而语。瞄准结成阵列的密集目标杀伤力还颇为可观,瞄准单个移动目标,简直就是浪费弹药,几乎每三十枚炮弹砸下来,收获都是个位数,远不如先前给元军造成的打击巨大。

“停止射击,停止射击!调高炮口三指,准备打后续上来的另外一波!”黄老二迅速发现了炮击的效果不佳,果断地调整了战术。命令手下两个炮团放弃对“义兵”的蹂躏,把目标第二次对准稍远处正列阵前行的探马赤军。

“停止射击,停止射击,调高炮口三指,瞄后面那一大坨!”炮长们纷纷蹲下身去,一边重复传过来的命令,一边帮助麾下弟兄清理炮膛,调整炮口。

六名装填手立刻跑上前,合力扯起跑身上的绳索,将炮口抬高。一炮手和二炮手则麻利地捡起事先预备好的垫块,迅速塞进炮身与沙包壁垒之间的空档,使得火炮达到制定倾角。三炮手则拎起一根湿漉漉的拖把,用力塞进炮膛,反复拖动,清理里边的火药残渣,保持炮膛内壁的整洁。

“嗤!”清理炮膛时遗留下的水分,被滚烫的炮壁迅速变成蒸汽,从炮口冒出来,熏得人眼泪鼻涕齐流。

淮安军的炮兵们却顾不上擦眼睛,迅速打开弹药箱,将用丝绸包裹着的火药塞进炮膛。然后拿杵子用力捣紧,再塞进一个与炮膛差不多粗细的软木进去,捣紧,最后又迅速填入弹丸。

当他们把这一切忙碌完毕之后,黄老二也终于判断出了敌军的要害位置。跳上一个人工堆起来的沙包,扯着嗓子高喊,“一百步,各营轮射。放!”

“轰!”三十多门青铜铸造的火炮喷出一道道浓烟,利用火药爆燃提供的动力,将四斤重实心弹丸推上半空。掠过一百多步的距离,齐齐扎入探马赤军的队伍。

原本打定了主意要让“义兵”给自己挡炮弹的庐州探马赤军没想到对手这么快就看穿了自己的如意算盘,被砸了个措手不及。密集的队伍当中,立刻出现了数道巨大的伤口,每一处伤口附近,都是尸骸枕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