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邮之盟(上)(第2/3页)

“他麾下除了官兵之外,还有两支组建了两年多的义兵,一支叫青军,一支叫黄军,规模都在两万上下。青军带头的人是个汉军将门之后,名叫张明鉴,江湖绰号称长枪元帅。黄军的主将是王宣,也出身将门,擅使一杆斩马刀,人称大刀将军。这两路兵马,一支奉命常驻在泰州,一支则驻扎在六合。如果扬州有警,他们一定会星夜赶过来支援。”

“如果能将他们全都逼进扬州城内最好。凭着咱们手中的铁甲车和火药,再厚的城墙也经不起几炸。若是城墙毁了,守军的士气至少得下降一大半儿!”

“野战其实也不怕,咱们这边虽然人数上吃了点儿亏。可也没比敌军少太多。并且青军、黄军和孛罗不花自己的本部兵马平素很少一起出动,相互之间的配合未必能保证默契!”

“可咱们这边,也没好哪去。郭总管和孙都督的兵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磨蹭着呢!”

最后一句话,是吴良谋不小心说出来的。然后,屋子内的气氛又变得古怪起来,每个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五家联军逆运河而上,当初制定战略时,朱八十一的设想可谓非常完美。然而执行起来,却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到目前为止,真正在战场上出力的,依旧是归德军、宿州军和淮安军,这原本就是同气连枝的三家。剩余那两家,郭子兴和孙德崖的兵马,非但一点儿忙都没能帮上,因为行军速度和军纪的问题,还逼着朱八十一不得不从手下再分出一部分力量,去“照顾”他们。以免郭、孙两位大爷发了失心疯,突然打起了繁华富庶的淮东路主意。那样的话,即便开局再顺利,朱八十一也不得不掉头回返,先救自己的老窝了。

“老夫还是觉得,总这么稀里糊涂下去,不是个事儿!”沉默半晌之后,先前被毛贵驳斥得无言以对的逯鲁曾禄老夫子,又执拗的开口,“李总管的心胸气度,老夫着实佩服得狠!君用和重九对李总管的敬重,咱们大伙也有目共睹。但他们三位,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彼此之间能够肝胆相照。换了别人,就未必成了。至少把郭子兴和孙德崖两位放在身后,老夫心里头一直不太踏实!”

“老先生说得极是!”这回,毛贵没有反驳逯鲁曾。相反,倒给老进士帮起腔来,“君子和君子之间,当然可以礼尚往来。遇到那些不怎么君子的家伙么,有些丑话,说到前头也不为过!”

“他们两家,的确做得有点儿过分!”对于郭子兴和孙德崖两人的拖沓,傅有德心中也非常鄙夷。当初说好了是五家联手,到现在却变成了三家打头阵,另外两家只管跟在后边分红。有心建议不分给他们吧,面子上可能说不过去。然而大伙拼死拼活才从官府嘴里抢下的钱粮,平白无故给看热闹的拿走两成,想想实在又亏得慌。

“还有除了张九四之外,其他三万多俘虏!”见大伙都不反驳自己的话,逯鲁曾想了想,继续说道,“可能会有一部分人愿意领了路费回家。但肯定还有人想效仿张九四,自己拉起一支队伍,托庇于咱们淮安军的羽翼之下。万一明天他们提出来,都督到底答应不答应他们?如果不安置好了这三、四万人,大伙恐怕也不能离开高邮。否则,咱们前脚刚一走,后路上肯定就被点起无数火头来!”

这个问题,提得也非常实际,让大伙不得不皱眉深思。自古以来,降兵的安置,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这些人,熟悉基本的武器操作,又经过粗略的训练,无论组织、配合能力还是战斗力,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只要其中有人敢带头振臂高呼,就能拉起一票追随者。然后占山为王也好,落草为寇也罢,都会给地方上造成极大威胁。所以,降兵人数少时容易解决,人数一多,就根本不可能靠发笔路费打发掉。否则,当年巨鹿之战后,项羽打发二十万秦军各自回家就好,又何必将其尽数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