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我本有心向明月(第2/3页)

“多谢大人成全!”胡大海和耿再成两个闻听,赶紧躬身施礼。逯鲁曾却懒得再看二人,从火堆里抽了根一端烧焦了的树枝,直接在地上写起狂草来。端的是笔走龙蛇,翩若惊鸿。

不多时,徐洪三把千夫长徐达也给找了过来,安安静静地站在火堆旁,陪着胡大海、耿再成两个一道看逯鲁曾展示书法。只见逯鲁曾越写越流畅,越写越自信,与先前那幅贪生怕死的猥琐模样偌判两人。写着写着,竟旁若无人的大声朗读起来,用得是汴梁一带的方言,徐达等人虽然一个字都没听懂,却知道老夫子在吟诗言志,因此愈发不敢打扰他,满脸都是佩服。

一首言志诗吟唱已罢,老夫丢下木棍,倒背着手围着自己的墨宝观赏了一圈,有几分得意地说道:“呵呵,老夫平生临张长史的帖,总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今日受此大挫,却终于窥得了其中门径!”(注1)

说罢,又可惜手头没有纸张供自己继续发挥。侧转头,冲着满脸佩服的徐达问道,“我记得你。你是徐州红巾的头目,箭射得颇准。你可识得老夫所写的字?!”

徐达做了军官之后,一直以曾经目不识丁为耻,所以最不喜欢听别人问自己到底识不识字。但面对逯鲁曾这个成名二十余年的老进士,却一点脾气都发作不起来。拱了下手,认真认真地回应道:“让夫子见笑了!徐某幼时家贫,无钱读书。最近这半年才请人开了蒙。所以您老写的字,徐某只能认出其中三两个!”

“家贫没钱读书?”逯鲁曾愣了愣,仿佛第一次听到居然有人穷到如此地步一般,“倒是可惜了。不过既然你已经做了武夫了,怎么又想起请人开蒙来?”

“回老先生的话!”徐达又施了个礼,把自己的想法坦诚相告,“徐某之所以造反,是因为饿得活不下去了。但老天爷不可能一直眼睁睁地看着人都饿死,这天下早晚得有重新安宁之日。到那时,却不能用刀子来治国,也不能用刀子来教导自家的儿孙!”

“这……”这回,轮到逯鲁曾钦佩了。瞪圆了眼睛,对着徐达看了又看。最后叹了口气,低声道,“可惜,老夫遇见你遇到得晚了。否则,倒是也可以将你收入门下。唉,现在,说这些反倒是显得禄某势利,想借你之手活命了!罢了,罢了,红巾军中有你这等人物,老夫今天早晨输得也不算冤枉!”

随即,又摇了几下头,伸出脚,将地面上的狂草擦了个干干净净。

胡大海和耿再成见此,便知道禄老夫子是真的拿定了主意,宁愿去给大元朝廷做一个忠鬼,也不会投靠徐州红巾。因此,劝告的话,便不想再多啰嗦。徐达敬重老夫子的名声和学问,也不想勉强此人。于是四下看了看,又叫过几个熟悉的面孔,命令他们专门负责伺候禄老夫子,别让老人家受到半点儿委屈。

此时此刻,逯鲁曾的心境与先前已经截然不同。向徐达道过谢之后,便安安心心做起孤忠楚囚来,从此再也不给任何人添任何麻烦。

又过了大约两个多时辰,红巾军全体将士连同辎重都过了河。芝麻李派出一支精锐去接应毛贵、彭大和魏子喜。其他人,则匆匆用了一些战饭。然后再度迈动脚步,踏上了返回徐州城的归途。

留守徐州的潘癞子早已得知大军得胜的消息,亲自带领城中的将士们接出了五里之外。待把缴获的辎重粮草入了库,伤员都安顿好了,天色也就彻底发了黑。

在行军长史赵君用的特别关照下,逯鲁曾被非常礼貌地安排进了一处色目人遗留的院落。除了不能随意出入之外,其他一切由他自己说了算。吃穿用度,笔墨纸砚,徐州军也一概供应无缺。

如此又过了两日,毛贵和彭大、魏子喜三人取了淮南军老营里头的粮草辎重返回。对俘虏的处理也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