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2/3页)

“吴佑图,你出去帮帮伊万。告诉当参谋不需要能做一手好文章,能识两千个字以上的,粗通算学的都可以过去报名试试,嗯,会打一手好算盘的也行!”见伊万诺夫身边迟迟招不到人,朱八十一只好将条件放宽,并派出吴良谋去给此人当助手。

“诺!”被点了将的吴良谋先是愣了愣,随即脸色涨成了一片紫红。

佑图是他的名,良谋是他的字。按照士绅间的称呼习惯,叫别人的字,是一种基本礼貌。而连姓氏一起直呼其名的话,已经等同于羞辱了。不过想想都督大人是个杀猪汉出身,他也不能过于计较。狠狠地吸了口气,转过身,小跑着出门帮忙。

“你们几个,也别都在这里愣着。去外边看看,哪里能帮上忙就帮一把!咱们左军没那么多规矩,唯一的一条就是,谁也不能吃闲饭!”朱八十一却丝毫没察觉到自己的言行有辱斯文,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刚刚被各自家族派来“进修”的年青少爷,不耐烦地吩咐。

“是!都督!”有吴良谋这个榜样摆在前面,其他几个豪强阔少也只好答应一声,硬着头皮往大门外走。至于出了门之后是帮忙还是扯后腿,就不得而知了。

“人才,老子需要人才!!”望着大门外热热闹闹的人群,朱八十一继续咬牙切齿。

并不是说他对读书人有什么特别的偏爱,也不是说读书人一定就见识长远,而是要维系一支军队的正常运转,保证每一道命令都正常下达,队伍中的读书人数量就不能太少。

此外,想要把手中这些原始的火炮、火枪和手雷继续改进,改进到能让麾下弟兄们不凭借地形和车墙,也能与蒙元骑兵在野战中抗衡的地步,则更需要借助于知识的力量。很显然,仅凭着左军目前的知识和人才储备,已经无法突破眼下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了。如果不借助外力的话,就意味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火炮和火枪的射击,都要维持在平均两分钟左右一发的水平。而原始的火药引线手雷和开花弹,投射出去后能不能爆炸,炸开后能裂成几瓣儿,就要继续听天由命了!(注1)

如果此刻怀的还是以前那种找到机会就开溜,准备去抱朱元璋大腿的心态,朱八一到现在为止所做的事情,已经足以报答芝麻李的一番厚待之恩了。然而经过七个多月的磨合,特别是上次徐州保卫战时亲眼目的了蒙元将士的残暴举动之后,他已经被命运推着,渐渐融入了这个时代,渐渐把自己当作了徐州军的一分子。再也回不到原来那个局外人状态,再也无法把自己当作两千年后的朱大鹏了。

如此,他就必须尽一切可能保住徐州军这个整体。只有让徐州军这个整体不像历史上那样悄无声息地被时代吞没,才能保住左军,保住身边这群热心热血的兄弟,保住他朱八十一自己。

而昨天常三石跟他商讨运河徐州段通关事宜时,却无意间让他认识到了先前始终没有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徐州军的位置,恰恰卡在大运河畔,卡在这个古代南北沟通的大动脉上!

沿着运河向上,越往北走,所经过的各地区受蒙古人统治的时间越长。用朱八十一这七个多月来在徐州附近亲眼看到的情况推测,蒙古人对某地统治的时间越长,则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经济被摧残得越严重。

城市外,大片的农田变成了蒙古老爷的私人牧场。城市内,几乎所有商业活动都由色目二老爷把持。而蒙元朝廷像印冥纸一样印钞票的行为,无异于对治下普通百姓敲骨吸髓。如此全方位盘剥下来,北方各地的经济应该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运河上从南方各地输送来的新鲜养分,大都城内的那位蒙古皇帝屁股下面的椅子,坐不坐得安稳都要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