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旁观者(第3/4页)

那方国珍抓到了朵儿只班后,却不枭首示众。而是好酒好菜招待一番,再送上盘缠,请求对方替自己给朝廷带话,愿意接受招安。

蒙元朝廷的兵马不擅长水战,便只好招降了他,委了一个定海尉的官职,想把他骗上岸后再徐徐图之。方国珍接到了蒙元朝廷的招安文书,却不肯上当。先把官服穿在了身上,打着蒙元朝廷的旗号继续对过往商船敲诈勒索。待钱粮都捞足了,便再度扯旗造反,顺手把温州城又给打了下来。

此后三年,这位方谷子与朝廷屡屡交手。每次打赢了,都要求升官受招安。每次招安后,不久便又造反入海。如此反来反去,如今已经成了东南沿海第一大势力。朝廷、水上讨生活的绿林豪杰、还有远道跑来大元做生意的色目船队,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最近有消息说,蒙元朝廷已经再度拿出了漕运万户的职位去接洽了,就等方谷子大侠的回话。如果方谷子大侠嫌万户的职位也低,双方甚至还可以再商量。只求他能够消停下来,让大都城中的阔佬和阔佬们的色目盟友们,能继续安安稳稳地赚取海贸上的巨额红利。

能把蒙元朝廷逼到这个份上,这方谷子也算给江湖豪杰们争足脸了。眼下徐州军的驻地正卡在了运河上,想以方谷子为前车之鉴也不足为奇。谁料龙二帮主刚刚笑了两声,就被常三石用鄙夷的话语噎了回去,“嗤!方谷子又算什么东西?!与这位朱都督比起来,不过是夜猫子与大鹏鸟,他看中的那两只死老鼠,人家根本不会用眼皮夹一下?!”

“老三,你这话什么意思?!”龙二被说得脸上发烫,用扇子顶部指着常三石大声质问。

“如果只是想着讨好朝廷,他又何必定下那种羞辱人的价格?!眼下他手头又不缺钱花,八百文和白送有什么区别?!之所以要定这样一个价钱,是因为跟我打听到,市面上八百文可以买一头驴。大哥,二哥,你们两个想想,敢提刀杀官造反的豪杰,这两年咱们三个也见过不少了。谁想过如此狠狠地扇那狗朝廷的脸?!这把天下人分四等,是忽必烈下江南时定下的国策,七十多年来大伙都习惯了,包括这天下的读书人,谁曾经敢质问过它合理不合理?!而朱八十一这么一弄,这徐州红巾,便不再是群杀富济贫的草寇。无论穷的,富的,大字不识的,还有学富五车的,只要还记得朝廷那条蒙古法的人,有谁不会挑起大拇指来替他,替那徐州红巾叫一声彩!”

“然后呢,就引得朝廷以倾国之力来攻?气是出了,徐州红巾也被他摆到火炉子上!”龙二狠狠瞪常三石一眼,撇着嘴反问。

“是啊!这朱都督所做之事,听起来的确痛快。不过……”船帮大当家江十一在赞赏之余,也觉得朱八十一此举未免有失稳重,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也彻底把自己摆到了一个最明显位置上。那朝廷闻听之后,恐怕拼着将运河砸烂了,也得先除了他们!唉——!”

“唉,老三,让我们怎么说你才好!”龙二也陪着叹了口气,鹅毛扇下阴风阵阵。

自己这个三弟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冲动了。那朱八十一所做之事听起来的确过瘾,但岂是智者所为?这个时候的智者,就该把头缩起来,看着朝廷的兵马去打别人。然后躲在一边慢慢发展壮大,以待将来之机。

“那徐州军卡在运河之上,即便不打出驱逐蒙元的旗号,朝廷能放过他们?!”常三石的情绪立刻变得非常激动,看着两位结拜兄长的眼睛,大声嚷嚷。“既然早晚都得打,还不如做得干脆一些,把旗帜挑明了,以战求生!只要他们能保持今天这种战斗力,朝廷的兵马再多又能如何?大不了弃掉徐州,转战他处。只要他肯继续给汉家儿郎争这口气,肯定有仁人志士成群结队地追随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