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初露锋芒(第2/3页)

“还有,临阵时谁冲在最前面?谁打第二波?谁侧面接应?谁绕道敌军背后去偷袭?都得有个说法吧?”既然已经把话题说到这份上了,朱大鹏索性一刀子捅到底,“还有,还有各兵种的协调配合。长枪兵站在什么位置,刀盾手站在什么位置,弓箭手又站在什么位置,也必须要有个安排。要知道两军交战,只要对方阵形不乱,咱们即便人再多,能于对方接触上的,也只有前面几排。连两个打一个都未必能做到,更甭说十来个人一拥而上了!”

“这……”众人开始越听越惊诧,越听心里越发虚,额头上的冷汗淋漓而下。包括赵君用自己,虽然眼神依旧尖锐得能杀死人,内心深处,却不得不叹息着承认,姓朱的小子想得的确比自己深一些,说得这些东西,也句句都敲在了点子上。

然而佩服归佩服,他却不能容忍被一个后生小子,当众拆了自己台。于是没等朱大鹏把话说完整,就撇了撇嘴,大声打断,“这个,大伙的确都不知道,事先也没做过相应训练。既然朱兄弟你提出来了,能教教我等,具体该怎么做么?!”

“我也不清楚!”若论知识面的广博程度,融合了二十一世纪灵魂的朱八十一,绝对占据了先天优势。但一涉及到某个点的深入探讨,他便立刻现出了原型。想了片刻,无可奈何地承认,“末将今天将这些疑问提出来,只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咱们大伙今天群策群力,总能将具体细节补充完整!”

“嗤!我当你无所不能呢,原来也是个卖嘴的货!”赵君用立刻找到了机会,冷笑着嘲讽。

“行了,老赵,朱兄弟现在能把问题提出来,是件好事!”唯恐二人再起冲突,芝麻李及时出言打断。“咱们大伙现在就想,看看能不能临阵磨枪。那鞑子的大队人马即便今天赶到,也像你说得那样,早已筋疲力竭。不可能立刻就开始攻城。咱们就让他们多活几天,等把朱兄弟说的这些安排清楚了,再出城决一雌雄!”

后半句话,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众将闻听,又齐声称是。然而答应得虽然痛快,具体商量事情时,他们却变成了泥塑木雕。谁都指望同伴们替自己拿主意,谁都希望坐享其成。

随后的讨论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芝麻李、赵君用、朱大鹏三个人在说话,偶尔加上个毛贵,则是只言片语,只能起到锦上添花作用,无法和其他三人步调一致。但艰难归艰难,徐州军今后出战的大致阵形和各军位置,以及号角和令旗所代表的涵义,倒也讨论出来了个基本雏形。

其他,各兵种配合暂时不用考虑,眼下徐州军中最多的兵器是长枪和朴刀。弓箭不足三百,马匹也只在百位数。复杂的阵形变化也不用考虑,十几万兵马都没经过严格训练,能把队伍站整齐了就已经非常不易。此外,顶多再加一个各军主将的认旗识别,眼下算得上核心的将领只有十几位,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按人头分派一下,倒也没多大麻烦。

在讨论过程中,赵君用的贡献,大伙有目共睹。此人虽然心胸有些狭窄,做事也有些眼高手低。但头脑的灵活程度,却绝对是一等一。朱大鹏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只要多花一点儿时间和精力,他总能找出个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即便有些脱离实际,被朱大鹏再次挑出毛病之后,也能尽快找到修正办法。到后来,干脆二人一个只负责提出问题,一个只负责寻找解决办法,倒也配合得相得益彰。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下午未时,也就是朱大鹏在后世的两点左右。芝麻李看看手里厚厚的一叠子纸,伸了个懒腰,叹息着说道:“唉,早知道这样,真该把老赵和朱小舍早点弄到一起去,让他们俩互相搭配着干活。也不至于明天就要跟鞑子开战了,今天才发现这么多事情都没有干!行了,就这样吧,也不用弄得再细了。再细,我这个大总管都晕头转向了,更何况底下的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