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战(第6/6页)

“蜀中御厨白林?”

“不错,惭愧得很,那时大郎只是注意到了太尉,尚不知太尉是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相交的人,安全起见,总要安排一个耳目……,如今你我已然携手,这件事,我却不便再瞒着太尉了……”

想到这里,杨浩不禁暗暗警惕,继嗣堂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有数不清的奇人异士、有无孔不入的消息渠道,继嗣堂的核心人物,当真是精明干练、心机深沉,幸好,当初大唐时他们七宗五姓站在台前,连皇权也能左右,却遭致灭顶之灾,使得他们的后人深以为戒,从此以“继嗣”与“谋利”为宗旨,不再站到台前,要不然真不知天下还要搅起多少腥风血雨。

如今他们不以谋权为目的,组织结构相对松散,既渗透并交好于各方,又不把自己死死地与某一方势力绑在一起,可以在各方势力中长袖飞舞、左右逢源,洞察先机、未雨绸缪。这样做既保障了继嗣堂日常的利益,又确保了在非常时期不会受到根本性的冲击。使得他们既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又永远有可以依靠的大树。

仔细想来,继嗣堂的生存方式颇像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宿主身上,吸收其养分,一旦发现宿主难以为继,则立刻抽身而去,另觅宿主。当初他们想拥立麟州杨氏是如此,如今拥立我也是如此,只要我们之间还有互相利用的价值,他们就不会离我而去,更不会与我为敌,可是这样,就不可以全力倚靠这些人,互相利用,终究不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

他又把目光投向黑沉沉的银州城,今日之计,不知庆王会不会中计,会不会杀了杨继业,如果他顾忌与汉国的关系,将杨继业拘而不杀……,那杨继业能不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以前有管仲、魏征等数不清的例子,本朝何尝不是,林仁肇本是闽国将领,对唐还不是忠心耿耿?杨继业扶保的是汉国,降宋之后还不是成就了铁血丹心杨家将?如果他幸而不死,我能不能先下手为强,把他抢过来?若是我能从李煜那儿偷来几个能臣,再抢来杨继业这员武将,至少坐拥西北,绰绰有余了。

杨浩舔了舔嘴唇,望着那黑沉沉的银州城,就像看到了一个脱光光的绝色美人,目中射出贪婪的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