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集思广益(第5/6页)

想到这里,杨浩让妙妙把这个办法也记载下来。他们不是朝廷上久居其位的官吏,思维没有那么多的桎梏,陆陆续续又想出许多办法,就连利用同大宋尚处于敌对的北国走私牛羊,运至开封以备不时之需的法儿都想了出来。

中午吃过了饭,他们继续思索整理,到了下午,几个人的脑汁都快耗光了,杨浩便道:“大家且回去歇一歇,现在想不到什么了,回头若有补充再填进去就是。妙妙,把这些资料好好整理一下,今晚我再通读一遍,就能心中有数了。”

……

杨浩送崔大郎和臊猪儿离开,自己到汴河边上转悠了一阵,望着悠悠河水上匆匆往来的船只将思路又滤清了一遍,抬头看见对岸一角阁楼画坊,不由想起了吴娃儿。

男女间情事,真是再奇妙不过,自以为可以终身相伴的人,最终却一一离他而去,而这个娃儿,本是他帮柳朵儿打压的竞争对手,谁知道,最后两个人却凑到了一起,缘份真是不可琢磨的东西。

冬儿因为爱,永远留在了他的心里,子渝因为恨离他而去。而焰焰,最终也走上了一个世家女应该走的路,当初……如果他坚持一贯的想法,不曾对她动了情该多好,他早该想到自己与这种豪门世家间的差距的,富可敌国的唐家怎么会同意把女儿嫁给他?

门当户对,又岂是这个时代的专利。在他原来那个时代,一个娇娇富家女,偏要下嫁一个穷小子的故事,也大多只存在于小说当中吧。杨浩自艾自怨一阵,又不禁想道:“焰焰……应该是真心喜欢我的,她与我绝情断义,恐怕……贪慕虚荣的心思是没有的,倒是迫于家族的压力可能更大一些。如果我现在还在芦州,有我在她身边朝夕相处,或许她会勇气反抗家族的这个决定吧?”

仔细想来,自从与这个娇娇女私订了终身,还真找不出他对焰焰呵护体贴的事儿来。冬儿娇弱的就像一朵小小的栀子花,一场不大的风雨就能把她打落枝头,所以,他对冬儿体贴备至,什么事都要为她拿主意、什么事都愿意去为她扛起。而子渝和焰焰,平心而论,他从不曾像对冬儿那样对待她们。

倒不是他在冬儿逝去后,对子渝和焰焰的感情打了折扣,而是因为他知道子渝的坚强自立,知道焰焰出身豪门,于是下意识的便觉得她们不需要自己给予太多的照拂支持。然而,哪怕再坚强、再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女子,都希望她的男人把她当成一朵最娇弱的花,体贴爱怜吧?

“她……离我而去,是不是与我这样的态度有关呢?虽说我身不由己,时常不能在她身边,可是……多写几封信,多几句体贴温柔的问候,也许就不会……女儿家的心思……我终究还是了解得太少……”

抬头看看天色,杨浩吁了口气,拔足便向“媚狐窟”赶去。娃娃说过安顿了众姐妹后就会来,也并不奢望他去为自己操办一切。甚至不敢提出办一个什么入门的形式,毕竟以她身份,往日里再如何风光无限,一旦从良嫁与体面官身,做妾是唯一的可能,她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是检讨了自己与子渝、焰焰两段无疾而终的恋情的杨浩,终于意识到问题并不全出在她们的身上,自己对她们放任不管、体贴太少,远不似对待冬儿那样的态度,也是他感情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诱因,从现在开始,他不想再出现那样的事情了,哪怕娃儿只能为妾,不能像子渝、焰焰那样要求太多,但他不想再看到自己的女人有一双幽怨的眼睛。

迎门的妈子认得他,如今开封的青楼妓坊,谁不认得点铁成金的杨大官人,连忙殷勤地迎上来。那妈子知道他是去找娃儿姑娘的,满脸陪笑地把他迎进门去,便识趣地回到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