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不死小强(第2/3页)

夏浔动容道:“大师……”

空相微笑道:“国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它是几碗饭;在酒家眼中它是几两酒。每个人看它,都不相同,可米就是米,你就是你,只要问心无愧,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国公以为,人生是苦多于乐,还是乐多于苦呢?如果你执着于此,那便是深陷苦海而不能自拔,只要学会解脱,自然便是极乐世界!”

夏浔苦苦一笑,默默走到崖边,定定地看向京师的方向。

空相大师摇了摇头,双手合什,轻轻又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

由于满朝文武都在讨论迁都这件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夏浔筹谋已久的计划被迫搁浅,他只好暂时停止了一切行动。如果仅仅如此的话,只能说是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他的部署,只消加以调整,完全可以在突发事件解决之后再次发动。

但是朱棣的反应太耐人寻味了,他明明已经知道了南京这边发生的一切,却没有做出一点反应,与此同时,他却抛出了一个震动所有人的新话题,你还能说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夏浔感觉到了这一点,却完全猜不透朱棣这么做的真实意图,所以他不安。

夏浔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谋划,尽管他的出发点至公无私,但它却是不容于法的,所以夏浔对此格外敏感。一直以来,他智计百出,但有谋划,无人不入其彀,由他牵着鼻子走,而这一次却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所以他才会惶惶不安,所以他才会登上庐山,静静地反思:是不是这些年来在政坛上的‘风调雨顺’,已经让我忘乎所以了?

他隐隐嗅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那是血的腥味,让他不寒而栗……

※※※

夏浔在庐山苦苦悟着永乐大帝真实意图的时候,解缙正风尘仆仆地赶向南京,此时刚刚赶到九江,庐山脚下。

解缙立在船头,顺江而下,衣带飘风,瞧起来神情气爽,意气风发。如果他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这时就该挺胸腆肚,挎着盒子炮,洋洋得意地说上一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由一位内阁首辅大学士被贬谪到安南乱地,还有什么可高兴的,但是解缙的确很高兴,因为,他又回来了。

解缙被朱棣一道诏书,便从内阁首辅大学士,变成了广西布政司参议(副省长),不情不愿地离开了金陵。结果因为一路上牢骚满腹,被一直盯着他的纪纲打了小报告,惹得永乐皇帝大为不悦,又追加一道圣旨,把他赶去安南上任。

结果这位仁兄千里迢迢,刚刚赶到安南,屁股都没坐热,就找了个理由,不辞辛苦地回来了。

这个倒霉蛋对于做官的追求,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实在是太顽强了。

要回来就要有理由,解缙当然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

他幽幽怨怨地赶到安南的时候,正好张辅大获全胜。张辅上次平定安南回京不久,安南各地就反旗再举,迫不得已,张辅再度挂帅出征,大军往返,钱粮军饷消耗无数,不过仗倒是又打赢了。

张辅赶到安南之后,第一战就是打击原来已经降了大明,结果又复反叛、自立称王的师桧。

师桧当时手中有兵马两万多人,张辅率兵进剿,只一战就杀了四分之一,近五千人,同时俘虏两千多人。张辅恼恨师桧降了又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下令把这两千俘兵全部斩首,之后紧追师桧不舍,师桧拿出了吃奶的劲儿,率领残部逃进了深山,若再追赶,得不偿失,一个不慎,还会为其所乘,张辅这才下令收兵。

张辅稍事整顿之后,又去征讨陈季扩,陈季扩调兵遣将,与张辅数度交锋均落下风,最后双方决战于虞江之上,这一战陈季扩又是大败,军兵伤亡惨重,还连折数员大将。陈季扩只得仓惶逃窜,张辅自后一路掩杀,又吃掉陈季扩三千兵马,直到陈季扩逃入大泽这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