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老谋深算(第3/4页)

潘启仁呵呵地笑了:“世侄的难处,老夫自然也是知道的。好,既然这是皇上的旨意,我哪能不答应?这批盐,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成,给老夫三天时间筹备,三天之后,你来提盐!”

沈文度大喜,抓回腰牌和永乐皇帝写给纪纲的手令,小心地揣回怀中,兴冲冲地道:“那就不打扰了,小侄告辞,三日之后,再来拜见世伯!”

潘启仁随之站起,笑道:“天正下着雨,世侄又难得来我顾家一趟,哪能就这么走呢,留下吃顿便饭吧!”

沈文度心中冷笑:“现在知道巴结我了么?”

他道:“不了不了,多谢世伯,小侄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就告辞了。世伯留步,世兄留步!”

潘启仁站在滴水檐下,一手负手腰后,一手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望着前方的雨雾,不一会儿送沈文度离开的潘三爷快步赶了回来,挥手摒退给他打着伞的家仆,向潘启仁道:“父亲,咱这就答应他了?两百万斤盐呐,他……他一句话就要走了!我刚才送他出去,听他言下之意,似乎……似乎还不只这一回,以后没准儿还要上门索盐的,这要何时是个头?”

“凡事沉住气,你这般急躁,又能解决甚么问题?”

潘老爷子不悦地瞪了儿子一眼,转身回了客厅,潘三爷忙也随了进来。

“明儿一早,你到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走一遭,该交付的盐,得拖一拖了。”

“这……”

潘三爷道:“父亲,各地持盐引赶来盐场凭引取盐的大小商贾可不少哇,这一拖不知得拖到什么时候,他们……”

“咱们只对盐使司、提举司有个交待就成了,这件事,不需要咱们操心!”

“是!”

潘三爷垂手听候训示,心中有些嘀咕。大明施行的盐法是开中法,源自宋朝的折中法。因为往边疆运粮,路途遥远,耗费严重,是一项极大的负担,这中间还牵涉到监督问题。因此朝廷施以此法,叫商人自行往边疆运粮,以充军需。运到之后,按照粮米的数量发给盐引,再凭盐引到盐场领盐,出售食盐牟利。

如此一来,借盐商之力输粮于边,不会对官府现在体制有任何牵动,只需向盐商出让出部分利润,粮饷的运输就可由商人独自完成,官府不必再有任何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可以坐享其成。同时,通过开中法,有效调动商贾,利用民间资本解决军需运输,不仅减轻了民众的徭役负担,而且可以促进边地经济生秀。

因此,这些等着取盐的各地盐商,也就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在各地很有势力的大米商、大盐商,这些人也是很有势力的,所以潘三爷有些犯嘀咕。

潘老爷子又道:“还有,要人盯着沈文度,他绝不会只找咱们一家,等他找过几家盐商之后,想办法把他的那张‘手令’取过来,手段务必要巧妙,不能叫他知道被窃,而是‘损毁’!”

潘三爷吃惊地道:“父亲,那是皇上的手令,咱们……咱们取那个……啊!”

潘三爷说到一半,脸色就变了,不敢置信地道:“父亲,你是说……?”

潘老爷子沉沉地道:“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都有都察院御使坐镇,而都察院,是陈瑛的地盘。如果皇上真下过这样的手令,你以为纪纲会大费周折,绕过这两个盐法衙门,直接向咱们施压?哼!沈文度会直接找盐使司、提举司,就像沈文度向咱潘家示威一样,向陈瑛示威!”

潘三爷急道:“既然如此,咱们不该把盐给他呀,那可是两百万斤呐!”

潘老爷子摇摇头,喟然道:“皇上的手令可以是假的,纪纲派来的这个人,却不是假的,咱们得罪不起呀!到了咱们顾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哪怕是伤筋动骨,只要不是生死存亡,还能豁出来与这样一位了不得的权臣拼个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