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背黑锅我来(第3/3页)

幕府制度在宋朝的时候基本取缔了,官吏任免权全部上收朝廷,说是基本取缔,是因为一些特殊地区,仍然有幕府,比如宋初戍守边疆的折家,就是自行任免官吏,而且到了北宋中后期乃到南宋时期,这种制度也未完全杜绝。

建炎年间,由于宋辽开战,朝廷诏“河北招抚、河东经制及安抚等使,皆得辟置将佐官属;行在五军并御营司将领,亦辟大小使臣。诸道郡县残破之余、官吏解散,诸司诱人填阙,皆先领职而后奏给付身。于是州郡守将皆假军兴之名,换易官属”。

南渡之后就更不用说了,这家军那家军的,哪家没有自命将吏的权力?顶多事后报备一声。本来的历史上,明朝也是有幕府存在的,抗倭将领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都曾招幕私人以为幕客,佐理军政事务。只是同前代不同,这都属于临时的差使,有职无署,事了即撤。

朱棣不想冒冒失失地在辽东重新开辟官署,以免立不住脚,重又裁撤贻笑天下,但是面对夏浔禀报的情形,也知道这是在辽东复立官署的极好时机,所以便想出了这个折衷之策,立辽东幕府,进一步放权给夏浔。幕府官署若站不住脚,那只是辽东总督个人的行为,如果站住了脚,朝廷一道诏书,幕府的官署与官吏,就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府衙。

“我这位连襟还挺聪明啊,这么谨慎的招术,既可以解决辽东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旦失败,又没朝廷什么事儿……”

夏浔捧着圣旨咂巴咂巴嘴儿,忽然想起了电影《碟中谍》的经典台词:“如果……政府将不会承认与此事有关。这个录音将在五秒后销毁,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