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上天言好事(第2/3页)

那大胡子道:“说起这船,我就生气。给咱们的战舰,都是他们水师淘汰下来的,火炮火铳也是,上次火铳炸膛,伤了咱们几个兄弟,现在都没人敢用了,奶奶的,大家都是朝廷的人了,凭什么把咱们当后娘养的?”

许浒火了,吼道:“咱们本来就是后娘养的!你哪么多废话?做事去!”

大胡子哼哼唧唧地走开了,许浒看看正从舰上走下的疲惫不堪的将士,深深地叹了口气。

※※※

象山县城被破,百姓死伤逾万,一个多月的剿倭行动丝毫未见成效,倭寇反而愈剿愈烈的消息快马驰报到了京城。丘福接到战报又惊又怒,他深知皇上的脾气秉性,那是极为好强好胜的一个人,自己原先夸下了海口,结果以堂堂天朝威武之师,围剿倭寇反被围剿,损兵折将也就罢了,象山县城几乎被屠城,皇上一旦知道……

丘福暗暗心惊,立即拿着这封战报去见朱高煦。

朱高煦正与驸马王宁、左都御使陈瑛在书房小厅中谈笑。

窗子开着,今天一早下了一场小雪,地上蒙了薄薄的一片白,梅花已经开了,星星点点的梅花缀在棕黑色的树干上,树干上侧又蒙毛茸茸的一片白,那鲜红的花瓣簇拥着冰清玉洁的花蕊,在风中轻轻地摇曳。

朱高煦笑道:“小王昨夜读史,略有心得,遂成感兴诗一首,驸马与陈大人都是饱学之士,还请为评鉴一番。”

陈瑛讶然道:“是殿下的诗作么?殿下之勇武,天下皆闻,至于殿下的翰墨,臣还不曾见识过,今日真是来对了!”

王宁也笑道:“臣倒是知道殿下文武双全,不过殿下的文墨却也不曾见过,今日正好欣赏一番。”

这两个都是文人,被朱高煦倚为智囊,与他们谈笑,自然只能论文,朱高煦微微一笑,起身走到书案边,铺开一张玉版宣,陈瑛立即挽起袖子为他研起墨来。

朱高煦向他颔首致谢,提笔蘸饱了墨,在那纸上如走龙蛇地书写起来:“疏泬带小雪,皎皎当前楹。暗香袭罗幕,诗怀浩然清。呵手写新句,异彼尘俗情。追咏古帝王,得失相与评。污青究心迹,丹铅分重轻。知我及罪我,愧彼春秋名。寒月照绮窗,冏冏为我明。整襟重自警,凛冽如怀冰……”

只提笔写了第一行,王宁已轻轻鼓掌,赞道:“好字!殿下的书法雄伟灵动、豪放大气,自成一格呀。”

朱高煦嘴角噙着微笑,将这一首诗写罢,轻轻搁好笔,退开两步,呵呵轻笑道:“还请驸马与陈大人评鉴指教!”

“啊!殿下这首诗……”

陈瑛搜肠刮肚,正想着拍马屁的词儿,王府管家匆匆走入,在朱高煦耳边微微低语几句,朱高煦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从容,对王宁和陈瑛道:“小王有些俗事,离开片刻。”说着随那管家匆匆走了出去。

“丘公!”

另一处书房,朱高煦沉着脸道:“马上就到元旦了!大明要改元永乐,这个时候,我们给父皇送上这么一份厚礼?哼,你想,我父皇会不会龙颜大悦啊!”

丘福是个大老粗,只想到以皇帝的脾气,势必不能接受朝廷大军惨败于小小倭寇之手的耻辱,倒没想到这一层意义,一听朱高煦说起,额上便沁出了冷汗。

朱高煦咬着牙根,继续说道:“大哥知道你是我的人,你说,他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会不会落井下石,踩我们一脚呢?”

丘福的脸色更难看了。

朱高煦又道:“新年伊始,各国使节都来朝贺,到了金陵一看,天朝上国果然威风,居然被一群倭寇打得落花流水,必然对我大明诚惶诚恐、心悦诚服,到那时候,父皇脸上无比光彩,依着我父皇有功必赏的好脾气,你说他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