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腐儒如腐乳(第2/3页)

朱棣把所有的骑兵都撒了出去,以百人为一小队,在敌营中快马驰骋,到处冲荡,不让本就混乱不堪的南军从容集结,再挥大军与后,杀入敌营。双方这一场鏖战,从清晨直杀到正午,突然间又起了一阵大风,三月天气,草木还未覆盖地面,大风刮得尘土飞扬,咫尺不见敌我,南军尚未各自归营,本就有些各自为战,这一来看不见中军号令,更是一盘散沙,终至一败涂地。

盛庸灰头土脸,一路逃回德州,点检残军,居然折损了近五万人马,不由惊慌起来。他被吹捧得战神一般,这是荣耀,同时也成了他的一个负担,这么惨重的失败,他如何承担得起。何况,每有斩获时,他都是首功,吴杰、平安对他日益高涨的声望不无嫉妒,这二人若是落井下石……

盛庸思及此处,寝室难安,还是他军中幕僚,见主帅忧心忡忡,悄悄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将大败归罪于天时,以保令誉不坠。盛庸恍然大悟,急忙写奏表,上报战败经过,说是双方激战到午后未时,天气陡变,北风大作,尘沙漫天,旗鼓号令难以贯彻,方才导致大败。

消息飞快地传回金陵,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接到战报,除了垂头丧气还是垂头丧气,只得怏怏去向皇帝禀报。

※※※

大清早,罗克敌正在府中吃饭。

他的早餐非常简单,白米粥、馒头、高邮咸鸭蛋、腐乳以及一碟麻油笋片儿,很是清淡。

正吃着,刘玉珏从外边走进来,将披风一脱,搓搓手道:“大人。”

昨夜是刘玉珏在宫中当值,今日早朝才刚出来。

罗克敌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向他笑道:“坐,一块儿吃吧。”

刘玉珏在一旁坐下,小声道:“大人,今儿早朝前,皇上先在正心殿接见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位大人。”

“哦,说些甚么?”

“嗨!皇上龙颜大怒呗!”

刘玉珏是北方人,好吃面,拿起个馒头,又抄起双筷子:“听说盛庸将军吃了败仗,折了五万兵马退回德州去了。平安、吴杰两位将军率兵赴援,还没赶到,便听说盛将军一路逃下去了,急忙又还师真定,皇上勃然大怒,在正心殿拍着御案大骂前线将士首鼠两端、不肯用命,枉费朝廷钱粮。”

刘玉珏剜了口香喷喷流油的蛋黄儿,忽地停箸,蹙起眉头奇怪地道:“大人,也真是怪了,曹国公在郑坝村一败涂地是因为北方的大雪严寒,在白沟河再度大败是因为帅旗被大风吹折,如今盛庸将军在夹河之战,又是因为大风刮起漫天尘土,似乎老天特别的偏帮燕王,莫非民间传言属实,这燕王……真的是真命天子?”

罗克敌一怔,奇道:“你说甚么,说仔细些。”

刘玉珏把他在正心殿听来的战报详情对罗克敌仔仔细细说了一遍,罗克敌听罢把筷子往桌上“啪”地一拍,愤怒地道:“方孝孺、黄子澄一对书呆子,根本不懂军事。齐泰虽是个做兵部尚书的,原本也只是个文人,恶补了几本兵书,就只会指手划脚、夸夸其谈,盛庸一个大老粗的春秋笔法,竟也把他们瞒了去!”

刘玉珏一呆,讶然道:“大人,这其中有鬼?”

罗克敌怒道:“这盛庸是个说谎都不会的!他说朱棣清晨发起进攻,至午时,双方已经变成混战、肉搏战,敌我混杂在一起,这又不是燕军挟大风狂沙刚刚发起冲锋的时候,可以藉风沙之利。双方既已混战在一起,这时起了风沙,对我军不利,难道对燕军就有利了?败了就是败了,说甚么骤起风沙,仿佛天助燕军一般,如此推卸责任,这几个废物竟还根本不察,真是岂有此理!”

刘玉珏见他大怒,讪讪地解劝道:“大人息怒,说起来,盛庸将军已是难得能战的将领,偶有失败,心中忐忑,所以矫过饰非,也属寻常。方孝孺、黄子澄几位大人看不出来也就罢了,不然的话,依着皇上的性子,恐怕就要因这一败而撤了盛庸将军的职务,那时,又去哪里再找一个能战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