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主动出击(第2/3页)

夏浔暗暗一惊,莫非白莲教要有什么异动?想到这里,夏浔再不迟疑,便对徐姜合盘托出了唐姚举的身份,并吩咐道:“安排几个人打进去,哪怕只是成为他们的外围人员,如果他们想混水摸鱼,务必要把这股野火扑灭。”

徐姜欣然道:“白莲教?啊喝,他们能搅起什么风浪,大人何必理会他们,他们如果真的搅乱了山东府,不是正对殿下有利么?”

夏浔肃然道:“糊涂!燕王殿下自大宁返回北平时,宁王殿下曾向燕王殿下进献一计,你忘了?”

徐姜憬然道:“唔,宁王殿下说:‘此去,若不敌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时,可弃北平,退保大宁,媾和北元,借兵再战。’”

“不错,燕王殿下是怎么说的?”

徐姜道:“燕王殿下只说了三个字,不可以!”

夏浔又道:“宁王殿下再言,大唐向突厥借兵,得以立国,此后虽向突厥执臣礼,纳贡物,达一十二年之久,但李世民卧薪尝胆,积蓄实力,终于反臣为主,此乃权宜之计,未尝不可效仿,燕王又是怎么说的?”

徐姜汗颜:“殿下当时戟指北方,大声言道:‘靖难实因朝有国贼,起兵实因不甘就戮,安能为剿国贼,再引外贼?我大明男儿,须当记着,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死则死耳,权宜之计亦不可为!’”

夏浔展颜道:“这就是了,为剿国贼不引外贼,难道就会纵容民贼了?如果我们擅作主张,纵容白莲教趁机兴风作浪,必受殿下严惩!”

徐姜肃然道:“卑职记住了!”

夏浔道:“好,你先回去吧,这边码头的官仓里,储放了大量南方运来的物资,要等待十二连城建成之后,才分别发付各处储放的,殿下若主动出兵奔袭德州,一旦德州不能旦夕而下,则必缺米粮,军中无粮,军心必散,我得想办法摸清这儿驻防官兵的实力、防御的情况,殿下若攻德州,先行占据此处的话,那便可以从容施为了。”

说话间,左边墙外叫床声此起彼伏,右边墙外赌徒们声嘶力竭,仍是不绝于耳,徐姜忍不住笑道:“若能先夺码头官仓,于殿下确有极大臂助,只是……德州近在咫尺,必然发兵来夺,两个鏖战起来,这些在码头上讨生活的苦哈哈们,可就要倒霉了。”

夏浔听了也不禁默然,半晌才轻轻叹道:“说无辜,谁不无辜呢?你一直在关外,应该知道,当草原上那些无辜的兔子失去狼、狐狸、鹰这些天敌之后,它们可以啃光一切,让所有的生灵无路可走。我这个比喻当然未必妥切,我只是想说,弱肉强食,不仅仅是草原上的事,这才是道,不是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所谓的虚无缥缈的道,而是血淋淋的、现实的道……”

“咔嚓”一声,房门开了,左边一幢门几乎同时打开了,徐姜走出去,向夏浔拱拱手,那边则走出一个心满意足的老兵,后边跟着一个匆匆掩着衣襟的半老徐娘,娇滴滴地对那当兵的唤道:“大爷走好,再来呀……”

扭过头来,瞧见正送客出门的夏浔,那娘们立即变了脸色,向他恶狠狠地呸了他一口,不屑地骂道:“呸!死兔子,跟老娘抢生意!”说完一扭肥硕的屁股回房去了。

夏浔囧然,徐姜却像是捡了天大的便宜,捧着肚子狂笑而去……

※※※

李景隆听说大同危急,连忙率兵出紫荆关赴援,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高高的紫荆岭上,是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列为太行八陉第七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大军出了紫荆关,在冰雪未消的太行山中走了几日,便收到消息,燕王朱棣已经在宣府大同一带搜刮了一遍,回程时绕过沿路明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