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各施机谋(第2/3页)

皇上说过,莫要让皇上来担负杀叔的罪名。杨松很愿意代劳,为君父分忧。可惜耿炳文给他的命令是守在雄县,引朱棣来攻,而不可主动进攻,杨松只好继续守在那儿,并且把他得到的消息飞报长兴侯,希望耿大将军能改变心意,让他挥师进攻,一战诛燕逆。

※※※

八月十五,中秋夜。

朱棣于中秋之夜奇袭雄州。

他的探马也在行动,朱棣得到消息,他一系列的小动作终于麻痹了杨松这员南将,今天是八月十五,杨松要往知县衙门赴宴,饮酒赏月,于是,燕王选择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奇袭雄县。

雄县知县衙门里,杨松正与几名文武谈笑风生,陪坐的有雄县县令许下以及主簿、县丞等几名官僚,此外还有一位知府大人魏春兵,据说魏知府在涿州率领军民与燕军苦战了一日一夜,到最后箭矢已尽,擂石告磬,这才不得不怀揣大印逃奔雄县。

二十多名燕王府死卫以飞抓悄悄攀上矮城,在顺利解决了七名巡城官兵之后终于被守军发现,警梆敲响,立时警讯便传遍全城,喊杀声震天欲聋。魏知府如惊弓之鸟,吃惊地跳起来,颤声道:“不好了,燕军攻城!”

杨松大笑起身,本来些许的醉意一扫而空,他扶案瞟了魏知府一眼,不屑地道:“知府大人何必惊慌,杨某精心部署,就为引燕王入彀,他若不来,本将军才要大失所望呢。今天他来了,本将军就叫他有来无回!”

杨松刷地一下扯去外袍,内罩竟然一身戎甲,杨松杀气腾腾地喝道:“来人,随我登城!今日一战,定叫燕逆毙命于此!”

杨松在雄县的部署上是颇下了一番工夫的,燕王的大军面对这座并不算很高的小城,一时竟取之不下。箭矢流星、滚木如鱼,摸进城去的二十多个燕王府死士在牺牲大半之后,好不容易才杀到城门下,将城门强行打开。

吊桥刚一放下,全身甲胄的燕王朱棣便手握长刀,一马当先扑向城门,紧随其后的是数十名燕王府护卫。燕王朱棣作战一向如此,以前统御边军十余万,迎战北元来犯之敌时,这位殿下就从来不肯安安分分地待在中军,而是喜欢亲冒矢石冲锋陷阵,一开始那些对他并不熟悉的边军部下对他这种作风还真是吓了一跳,到后来屡劝不止,大家也就习惯了。

带兵的王爷多了,能如燕王这般得军心拥戴的却并不多,这与燕王的身先士卒有着很大的关系,那绝不是作戏,一位亲王能做到这种地步,马上就拉近了他和士卒们的距离,再加上他在北疆战无不胜,亲近与钦佩便化作了军心与忠心。

匆匆赶到城头的杨松眼见燕王的人冒死打开了城门,不禁暗暗冷笑,容得燕王冲过吊桥,立即大喝道:“断桥!”

“嚓嚓”两声,他的亲兵扑上去,砍断了两根绳索,牢牢固定在地上的轱辘咔啦啦一阵响,两条铁索失去固定点,在城墙上擦着一溜火星便往城下滑去,那吊桥也不知做了什么机关,两道铁索一断,吊桥突然自中间裂开,刚刚冲到桥中央的几名燕军连人带马跌下桥去,溅得水花直冒。

“断其退路!”

杨松又是一声令下,几枚火箭便向城门处射去,蓬地一声,烈火燃起,原来那地面凿了坑,里边早就注满了火油,火墙封住了城门,阻止燕王逃回,同时,城门洞内瓮城处一声梆子响,闪出无数士兵,对着燕王的百余人马攒射不已。

朱棣圈马回转,手中一柄刀运转如轮,拼命拨打着疾射而来的箭矢,左右护卫取出马盾,不畏死地扑上前来,护在燕王左右。杨松眼见燕王入彀,不禁得意大笑,他早已打听到燕王喜欢身先士卒的作风,这一番精密部署,甚至主动放弃一座城门,就是为了燕王,只要燕王一死,后边就算还有十万大军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