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金蝉欲脱壳(第2/3页)

对整个青州来说现在最引人瞩目的,却是齐王爷修房子。

齐王修房子弄得许多人要拆房子。房子当然没拆成,那些豪绅富户经营家宅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一旦宅子被夷为平地,损失之大可想而知,而要付齐王爷一笔钱,求王爷高招贵手,这笔账还是合得来的。

于是齐王府继续轰轰烈烈地起造着,周围的住户眼看那高楼起,花的都是他们的钱,心都在滴血,不过青州城的普通百姓却是兴高采烈,起造齐王府不但给他们直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给青州的许多行业提供了大笔收入,就连做小买卖的都跟着沾光,新王府周围到处都是卖小吃和各种日用品的摊贩。

夏浔来到新王府的所在,先见了自家管事,然后忙着与王府点收验货,交接,等这此事儿都干完了,看看那已初见规模的王府,索性带着彭梓祺与小荻,在附近游逛起来。

王府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以及人员配备上,与北京城里的皇宫极其相似,只是规模小些,定员少些。王府内有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祀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代所、公正所,还有伴读、教投、引礼、典服、承奉、宫女、内监等等,一应俱全,故而占地之广可想而知。

不过齐王先天不足,再怎么建造,他这王府的规格气势也无法同燕王的元皇宫一较高下,所以尽量在富丽堂皇上下工夫。整个新齐王府计划占地十五公顷,建筑殿宇楼台千余处,规模宏大。

如今王府已经初具雏形,王府门前甬道上的两座四柱三门牌楼式的石坊,也就是百姓们俗称的“午朝门”用料就来自杨家的卸石棚寨石料厂,那些雕刻好的石柱、石台、石坊刚一运到,就被工正所的人指挥着力工们搭建起来。

这两座石坊各由二十八块巨石组建而成,底座呈须弥状,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刻兽足状案底纹和仰莲纹,中层刻牡丹、荷花图案,上层刻饰花纹为狮子、麒麟、缠枝牡丹、莲花,拐角处刻有钻狮图案。底座上的石柱高有两丈,透雕蝼龙,柱顶横匾是浮雕二龙戏珠图案。

横匾上“乐善遗风”、“象贤永誉”、“孝友宽仁”、“大雅不群”一类的吉祥话儿,据说是特意去陕西汉中府请了府学教授方孝孺给题的字儿,拿回来之后拓刻到石匾上去的。一道石坊都如此讲究,整个王府各处建筑的工程是如何浩大便可想而知了。

夏浔站在“午朝门”外,看着那气势恢宏、精美大方的石坊搭建起来的时候,恰有青州府小吏李拱、曾名深也站在那里看热闹,李拱气愤地道:“齐王府建造不到二十年,这就耗费民脂民膏重新起造了,我大明立国不久,有多少家底可以供得皇子们如此挥霍?”

曾名深叹道:“仅是如此那也罢了,王爷还巧立名目,收敛民财,弄得民怨沸腾,可惜你我人微言轻,不能上达天听,那些有资格上书朝廷的官儿们又个个只知明哲保身,否则,一定要参他一本!”

李拱冷哼道:“怎么参?若不是皇上恩准,齐王敢重造王府么?”

曾见深苦笑道:“说的也是,皇上勤俭节约,一向没有奢侈之举,以天子之尊,皇上一日三餐不过就是米饭一碗,小菜两样,外加大蒜一头,从无山珍海味。我听金华府的好友说,去年他们那里向皇上进贡了香米一袋,皇上吃了非常喜欢,可皇上担心列此米为贡米会滋扰地方百姓,因此只吃了一顿,就把那袋余米退回了金华,只叫金华的地方官给弄了些种子来,皇上带着内侍在皇家苑林里边开水田自己种植,以作食用。皇上如此严于律己,堪为天下楷模,只是对皇子们……怎么就这般宠溺呢?”

两个小吏叹息不已,夏浔在一旁听着有些心虚,虽说他不献计的话齐王还指不定干出些什么荒唐离谱的事来,这次利用圈迁勒索的也都是富人,对地方普通百姓并没有影响,可是听到两个官儿当面议论,他还是有种始作俑者的负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