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漫长一日(四)(第2/3页)

“张相公、崔相公!”

前方忽然迎来一盏灯,藉着那微弱的灯光,看清后面站的人是李多祚,张柬之和崔玄晖绷紧的心猛然放松下来。如果玄武门守将杨帆有何异心,必然会先把李多祚拿下了,李多祚既然在此,玄武门当无恙矣。

三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李多祚道:“两位相公既已到了,末将就放心了,羽林军可以立刻发动了!”

李多祚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块虎符,低声唤道:“承训!”

李多祚的儿子李承训也是一身甲胄,急步迎上前来,李多祚把虎符递给他,沉声道:“持我信物,速返军中,告诉你赵叔、曹叔,还有你姐夫,依先前约定,严密防范右羽林卫,必要时候,可以兵戎相见,务必确保无一兵一卒杀至玄武门下!”

“是!”

李承训答应一声,自父亲手中接过虎符,率领几名虎贲急急离去。张柬之倒没冷落了杨帆,两人当初在剑南就打过交道的,此时相见,张柬之便向杨帆郑重地拱手一礼,道:“将军与我等共谋大事,必将永垂青史!”

手提灯笼的杨帆道:“张相客气了,此地已准备妥当,时间紧迫,我们马上行动吧!”

杨帆一语提醒众人,张柬之马上道:“不错!我们立即行动!”

当下张柬之便急急分派起来,第一路由李多祚、李湛、王同皎率领,直趋东宫,去接太子,太子是此番行动的大义所在,这杆大旗必须接来。

第二路由张柬之、崔玄晖与敬晖、桓彦范等人率领,立即赶赴皇帝所居的迎仙殿。

第三路由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率领,陪同杨帆守住玄武门这道重要门户,只等接来太子,便紧闭玄武门,由千骑守此要地,杨帆则与杨元琰、薛思行等人一起护送太子追赶张柬之。

众人分做三路,分别行去。玄武门前一点灯光又熄灭了,夜色深沉,雪光黯淡,只有玄武门城楼上的檐铃铁马,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

此时,皇太子李显已经睡熟了。

说起来好笑,今夜长安内外,也不知有多少人正磨刀霍霍、有多少人正奔走来去,烽烟已经燃起,可李显这位“三军主帅”却还根本不知情,因为考虑到他太过怯懦,怕他拖了后腿,所以没有人敢告诉他。

可是李显不知道,他身边几个心腹太监却知情,这几个人都是李显被立为太子后,由婉儿选拨来侍候他的人。

这几个太监今夜都没有睡,他们一直静静地守候在东宫门前,直到李多祚等人赶到宫门外,由王同皎和守在门内的太监对上暗号,他们便立即打开了宫门。

李显从房州回京后,很快就安排几个女儿出嫁,其中新宁郡主看中的就是王同皎,所以王同皎是李显的女婿,因为这层关系,和太子宫的几名大太监内外勾连互通声息的事情就交给了他。

宫门一开,王同皎、李多祚、李湛等人马上一拥而入,门口留下四名侍卫拔刀戒备着,宫里大太监则引着他们闯进太子的居处。

李显没有和韦妃同榻而眠,他那身体早已不能房事,可妻子正是虎狼之年,经常瞅见妻子幽怨的眼神他也不好受,所以晚上通常独宿一处。

此刻,李显正鼾声大作,突然被人惊醒,李显刚刚醒来,就发现几个太监正扶着他,七手八脚地为他穿戴着衣冠,而他的女婿王同皎就站在榻前。李显迷迷瞪瞪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同皎,你怎么在这里?”

王同皎欠身道:“太子,张相公和崔相公已经去迎仙宫面君了,小婿由李多祚大将军和李湛将军陪同,前来接太子去迎仙客共谋大事。”

“啊!”

李显大吃一惊,登时汗湿脊背,他也不蠢,一听王同皎这么说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