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红旗报捷驱傩戏(第2/4页)

一见杨帆与来人认识,任威等人马上又散入人群,自始至终无人注意到他们是这一家人的随从。

小蛮和阿奴都认得薛怀义,二人暗吃一惊,但她们都很沉着,马上不动声色地挽过若香,宛如一家人似的。

长街上人来人往,杨帆便不再口称薛师,只是说道:“傩舞你又不是没有见过,有什么好看的。”

薛怀义大笑道:“驱傩大醮是新年里最热闹的一件大事儿,我虽见过,可若香却没见过,我带她来长长见识。”

“哦!两位师兄呢?”

“别提他们了,两个没出息的东西。方才有一群姑娘踏歌起舞,那两个混蛋挤进去凑热闹,结果……走散了。”

杨帆真没想到薛怀义胆子这么大,两人并肩而行,杨帆总是左顾右盼,薛怀义见他不安模样,笑道:“你怕什么,我现在这副模样,就是到皇宫前面走上一圈,又有什么打紧。”

杨帆叹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啊。”

薛怀义睨着他,嗤道:“在我面前,你也敢称老江湖么?想当初洒家闯荡江湖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道……”薛怀义语气一顿,又长长地叹了口气,道:“罢了,我是江湖子弟江湖老,你是江湖不老你也不老,比不得啊!”

杨帆笑道:“大师父如今何等逍遥,比之当年威风丝毫不减,如果说老,那也是老当益壮啊。”

薛怀义哈哈大笑起来,洋洋得意地道:“不错,这个嘛,洒家倒是当得!”他搂过杨帆的肩膀,在他耳边诡秘地道:“很快,你就要有一个小师弟了。”

杨帆奇道:“不会吧,师父又替人剃度……,啊!”杨帆忽然反应过来,惊喜地道:“莫非师娘她……”

薛怀义“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其实他本想放声大笑的,忽然想到自己是快当爹的人了,应该深沉一点,刻意憋忍的结果,就是笑声如同一只刚下完蛋的老母鸡。

驱傩队伍渐渐远去,不少百姓欢呼笑闹着追去,杨帆等人所在的地方顿时宽松了许多,他们得以信步漫游,观灯赏景。

薛怀义看着路旁一株巨大的灯树,不屑一顾地评价道:“这盏灯树,比起洒家当年的百尺灯树来可差得远了。”

这株灯树高数十尺,是这朱雀大街上最大的一盏灯树,不过比起当年薛怀义在洛阳定鼎大街建的那株灯树却矮了一倍不止。杨帆想起当年与太平公主一起攀上灯树,并肩坐在“树叶”上,俯瞰洛阳城,于摘星处低语蜜吻的情景,不禁悠然神往。

远处忽然一阵骚动,随即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其实这时街上人头攒动,人群稠密,还真不容易看出什么骚动,但是人们的行动是沿朱雀大街南北方向流动的,如果人群突然停止并向左右闪开,自然引人注目。

杨帆和薛怀义站住脚步,向长街上看去,就见四五个边军将士,满面风霜,手执红旗,红旗于风中猎猎,他们一路驰来,摇动红旗,用粗犷嘶哑的声音大吼:“吐蕃赞普暴毙,诸子争王,国内大乱,边患解除!”

朱雀大街上游人太多,虽然长街上灯火通明,可人们看清了来人是红旗报捷的驿卒也来不及闪躲,是以这几个边军信使跑得并不快,他们的呐喊声大家听得清清楚楚,欢呼声立即响起,后边依旧不明真相的百姓顿时愕然。

随着报捷使者一路披荆斩棘般向宫城方向赶去,消息次第传开,欢呼声也是此起彼伏,如同一波波的潮水。杨帆先是一阵惊愕,旋即大喜若狂,他没想到,吐蕃赞普御驾亲征六诏,居然暴卒了。

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年仅三十四岁,几个儿子还没有一个成年,所谓的诸子争王,应该是各王子背后母族之间的较量,唯其如此,后果才更加严重,吐蕃这场内乱远比他预想的要复杂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