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扶桑飞鸿是故人(第2/4页)

杨帆走在禅院时,暮色苍茫,禅院中异常静谧。

日本国第八次遣唐使前两天刚刚赶到长安,本次出使以粟田真人为遣唐执节使,坂合部大分为大使,巨使邑治为副使,一行百余人。其随行人员多为僧侣,因而他们便住在了大云寺。

大云寺是奉诏而建,专门用来收藏《大云经》,寺院大部分地区都不对外开放,所以十分宁静安闲,成了日本国遣唐使节的住处后,这里更加安静,一应香客一个不见。

杨帆走上小桥,便见对面桥头站着一个身穿日式僧衣的和尚,头戴竹笠,脚穿芒鞋,双手合十,肃然相候。杨帆猛地站住,静了片刻,突然加快脚步赶过去,那黑衣僧人也快步迎了上来,张开双臂,脸上露出激动的笑容。

“十七!”

“六师兄!”

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过了半晌,杨帆才放开手臂,拭去颊上喜泪,欣然道:“真没想到,你我二人还会在这里重逢。”

那黑衣僧人正是昔年洛阳白马寺的流氓和尚弘六,弘六咧开大嘴,笑道:“谁说不是呢,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也回不得中原,再也见不到你啦。哈哈哈,走走走,师傅已经等你好久了。”

弘六拉起杨帆就走,沿着青檐红柱的长廊一阵迂回转折,一路之上每隔一根廊柱,便有两名东瀛武士静静地站在那儿,腰间插着锋利的倭刀,他们的左手按在缠着黑白相间麻布的刀柄上,手背冻得通红,却肃立谨然,一丝不苟。

看到弘六大步走来,那些武士都向他顿首行礼,弘六理也不理,只管拉着杨帆兴冲冲前行,他们来到一间静室前,未及伸手叩门,里边听到动静,障子门便哗啦一声拉开了,迎门的也是一个黑衣僧人,赫然正是弘一。

弘一与杨帆相见,免不了又是一个紧紧的拥抱,就听室中一人笑骂道:“你们打算在门口聊到什么时候,快些进来,叫洒家看看十七!”

弘一赶紧放开杨帆,就见一人盘膝坐在榻上,穿着一身雪白的僧衣,袒露着壮硕的胸怀,正笑望杨帆,目中隐有泪光闪动,正是久违了的薛怀义。

薛怀义看起来比当年苍老了一些,脸颊也瘦了点,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雪白肌肤如今已略显黧黑。

杨帆除下鞋子,快步走进房去,薛怀义从榻上站起,哈哈大笑着迎上来,给了杨帆一个有力的拥抱。两人紧紧拥抱一阵,杨帆才放开薛怀义,担心地责怪道:“薛师,你不该回中原的。”

薛怀义道:“什么薛师,薛师已死,世上再无薛怀义其人了!我如今已复了祖宗本姓,就叫冯小宝。你放心,没人知道我是谁的。除了你,这一趟回来,我也不会再去见什么故人。”

几人在榻上坐下,这间屋子四壁皆空,墙壁涂刷得一片雪白,地上置着两盏高筒纸座瓜式罩灯,灯纸上绘着竹叶,映得四壁迷离一片,仿佛置身于竹影之内。地上有一个下沉式的火炉,与地面平齐,热气蒸腾。

杨帆道:“南海曾有信来,说师父在南海住得不甚快意,只过了年余便执意求去,最后竟不告而别,无人知道师父去了何处。今日陡见日本国使节拜帖,见到‘为你剃度人’几个字,可把弟子吓了一跳。”

薛怀义哈哈大笑道:“做事若不惊世骇俗,令人侧目,那还是我冯小宝的本色么?你既来了,今晚就不要走了,咱们好好喝一顿。”

薛怀义说着,“啪啪啪”三击掌,身后看似墙壁,居然“哗啦”一声拉开一道障子门,一个身穿淡青色大印花委地和服的美丽少女,挽着日式垂发,发上带着“额栉”和三根“钗子”,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

她的和服上系着一个大大的蝴蝶结,使那穿着素色和服的小腰身略显活泼,一双雪白棉袜的秀足在和服下倏隐倏现的,迈着小碎步儿走到杨帆面前,屈膝跪坐,将一个朱漆食盘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