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自掘坟墓(第2/4页)

水向四面蔓延开去,从轩厅的四面雨檐如同幕布般垂落,形成了一道晶莹的水帘。轩厅中因此凉爽异常,与厅外炎热的天气迥然有异。

武则天斜卧在湘妃竹榻上,靠着玉枕,望着厅前一池红白莲花,慢慢啜饮着莲子汤。张易之坐在一旁,轻声为她读着张昌宗的密奏。

张昌宗赴长安以后,张易之就放缓了《三教珠英》的编撰,把时间腾出来陪伴武则天。他清楚他的权力地位来自于谁,张昌宗不在,他可以把其他任何事都放下,但是绝不可以疏远了女皇,一旦女皇宠爱了别人,他会失去一切。

“婉儿生了个女儿?”

武则天听到一半,笑吟吟地向张易之问了一句,听说婉儿生的是女孩,武则天的心中微微一宽,若是男丁,总是不免叫人多一层顾虑,生个丫头,是她最乐于见到的结果。

张易之微笑道:“是的,圣人。”

一阵风来,凉风袭体,让人神清气爽。轩厅四壁的门窗上,悬挂着来自天竺和波斯的名贵香料制作的香珠串,以及茉莉、素馨等香花穿成的长络,这些香珠和香花串成的帘儿可以阻挡蚊蝇,随风又能送来阵阵清香,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武则天抬了抬身子,张易之赶紧放下密奏,把一个竹制的靠枕移到武则天的身后,换下玉枕。武则天惬意地靠定,阖起双眼,张易之的双手便轻柔地按在她的肩上。

武则天微笑道:“婉儿前番来信,曾经提到过对孩子的安置……”

张易之一边为她按摩,一边道:“是!上官待制想请圣人开恩,以郑氏老夫人为她选择继子为由,把这孩子交给她的母亲抚养。”

武则天淡然道:“如今她生的是个女儿,一个丫头有过继的必要么?上官家族能靠一个女孩子撑起门户?”

张易之不明其意,试探地道:“圣人的意思是……”

武则天笑而不语,心中却是轻轻一叹,她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是对张易之很明显的点拨了,可张易之的政治觉悟比起她想要看到的结果显然还有不少的差距。

张易之没有看到婉儿此举背后的意义。虽说武则天重用上官婉儿,上官家族也以上官婉儿母亲郑氏夫人的名义重新崛起了,但是武则天一直没有为上官氏公开平反,他们的罪名仍在。

上官仪父子是武则天杀掉的,她岂会轻易否定自己的决定。

“这个丫头,很懂得利用机会呢,她想迂回地利用这件事为家族平反。只要朕答应让郑氏夫人为她择立继子,支撑上官氏门户,不就变相地为上官仪父子正名了么?呵呵,这丫头真以为朕老糊涂了,连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都看不出来?”

武则天微笑着想,她虽重用婉儿,也信赖婉儿,但她一直没有把加诸于上官家族的罪名削去,这个罪名还在,就是悬在上官家族头上的一口利刃。只要她想,这口刀随时可以落下,上官家族拿回的一切都会再度被剥夺。

其实,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倒是一直信赖无疑的,这么做也不是想挟制婉儿,这只是作为老谋深算的帝王所习惯采用的一种手段。然而如今经由婉儿意外怀孕一事,武则天对婉儿虽然依旧器重,信任却不如从前了,这样的手段她便觉得很有必要保留。

武则天没有对张易之说出这番话,她已经点拨过了,张易之既然揣摩不透,那么她即便说得更加明白,也无益于他的提高。

武则天淡淡一笑,随口道:“没什么,朕只是好奇,婉儿一向心思缜密,如今怎会百密一疏,就没想过若是生个女儿该当如何?”

其实武则天心知肚明,生女不涉及撑立门户的问题,会更好解决,如果上官婉儿想过继个儿子她都能允许,过继一个女儿自然更加不在话下,婉儿当然不必在密奏中特意提出生男如何生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