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杀人不见血(第2/3页)

在杨帆而言,这副看似君臣和睦的立储场面纯粹就是一场戏,而且是一出早就知道结局的戏,乏味得很。

众臣工作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样,配合皇帝做完了这出立储大戏,众宰相纷纷表态支持赞许,明日朝堂正式立储时不用担心再出什么意外,早就感到体乏的武则天便返回内宫去了。

皇帝一走,众臣子哪还能坐在这儿吃吃喝喝,众王爷、公主乃至宰相们纷纷散去。杨帆出了玄武门,任威早已等在那里,一见他出来,便道:“属下已吩咐下去了,明日消息便可传遍洛阳!”

杨帆微微一笑,又嘱咐道:“百姓们知道了用处不大,他们想理会才有作用,不想理会,你便吵翻了天与他又有何干系?要把消息让上面的人知道,二张出身名门,交游也俱是仕宦,这些人才能真的对他们产生影响!”

任威眸中露出笑意,点头道:“属下明白!之所以要由下而上,只是让他们不好查找出处罢了。”

……

翌日朝会,一个早已被朝野所知的消息隆而重之地向中外宣布了:易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最高兴的大概就是义安郡主李馨雨了,可最不高兴的也是她。

高兴是因为她刚被贬为县主,马上又升回了郡主。不高兴的是,姐妹们都晋级成了公主,她却是郡主,这让一向喜欢攀比的义安郡主很是不满。可她刚刚受了惩戒,直接升到公主的话,皇帝的教训未免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她只好接受比姐妹们低一级的现实。

皇储换人,因为是早已尽人皆知的消息,所差者只是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实现,所以李旦辞太子位,李显登太子位的消息并没有引起朝野多大的轰动,倒是有关蜀商宋霸子、龙九套入京交结二张的传言,开始有板有眼地传播开来。

在杨帆授意传播的谣言当中,宋霸子、龙九套等蜀商首先被描绘成了粗鄙不堪、不习礼数的暴发户,这是很合乎那些有仇富心理的人的心态的;紧接着又给他们炮制出许多经商过程中鱼肉百姓、缺斤少两、哄抬物价的恶劣行为,这又合乎那些一向鄙夷商贾的清高读书人心态,同时引起了受过奸商坑害的百姓的敌视。

于是,这些人纷纷加入了喷口水的行列。这还不算,还有一些关于宋霸子、龙九套等人进京后“说过”的嘲笑京都人氏的言语和小段子开始到处流传开来。

宋霸子等人当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那些百姓不会质疑究竟是谁当时就站在他们旁边听见了这些话,居然能够知道得这么详细。宋霸子一行人又不可能拉着路人逐一解释,这个屎盆子一扣上去,宋霸子等人立即成了京都公敌。

当时的地域壁垒很严重,宋霸子这种“地域歧视”的言论,很容易引起当地人的同仇敌忾。而且他们歧视的是优越感很强的京都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时间,宋霸子等人成了过街老鼠,大有人人喊打之势,弄得不只他们不敢出门,便是说话带些蜀地口音的人都不敢出门了。

紧跟着,便有隐隐约约的说法提到了当日宫廷宴会,他们被引入宫廷、结果又被皇帝斥出的消息。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宋霸子等人又变成了粗俗不堪没见识的乡巴佬,他们在皇宫里惹出了多少笑话,如何的丑态百出,成了京都百姓反击他们的笑谈。

然后,在有心人的询问下,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开始稍稍透露出来一点消息,貌似引他们入宫的是宰相后人、如今的奉宸令张公子,还有人提到,据说这几个很没品味的乡巴佬曾送了张公子一条金牛,因为张公子是属牛的。

污水和嘲讽开始从宋霸子等人慢慢向张氏兄弟身上漫延过去。

一开始宋霸子等人对于京城里的流言蜚语虽然颇为气愤,但还没有太往心里去,反正无碍大局,只好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来安慰自己。但是渐渐他们发现,张同休等张家兄弟开始疏远冷落他们,不再接受他们的邀请,登门拜访也常吃“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