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风情(第2/3页)

不过想想他们定居于此,老婆孩子全住在山上,这一住就是十五六年,除了看守一个庐陵王再也没有任何差使,也没有什么训练和调动,杨帆也就释然了,这样的军队还能有点军队的样子才怪。

不过,他们的军容军貌虽然不整,军纪却依然极严,毕竟他们看守的是个重要人物,如果出点差池,他们全都得掉脑袋,在关乎脑袋的问题上,他们平时再懈怠也是不敢大意的。

“梁队正!”

扛着柴刀和绳索上山的村民纷纷向这军官打招呼,有的还向他身后的几名士兵打着招呼,看来十几年的邻居,彼此都相熟的了。梁队正看到刘掌柜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些,问道:“就是他?”

说着,他的目光已经定在杨帆身上,杨帆忙堆起一脸生意人的圆滑笑容,向他谦卑地笑了笑。

刘掌柜的道:“是是是,就是他,梁队正,还请你高抬贵手,兄弟们也赚点花销,两全其美。”说着从怀里掏出杨帆给他的钱袋塞到梁队正的手里,梁队正掂了掂钱袋的重量,慢慢挤出一副满意的笑容。

他漫不经心地点点头,顺手一划拉,道:“就在那一片儿砍吧,别再往上面去了,要是让旅帅知道了,连我都要受牵累!”

刘掌柜点头哈腰地道:“是是是。”

“还有啊,这个外乡客人,就只准今儿上山,明儿起就不准上来了。”

“是是是!”

刘掌柜的只管点头,那梁队正瞟了杨帆一眼,一摆头,领着几个人回去了,杨帆注意到,前面的竹门里边只有两个人站岗,而竹门里边不远处,正有几个孩子嬉戏玩耍,应该就是这些军户家的子弟。

……

“嗯!这样的也成,这样的竹子可以做扁担、做筷子,边角料可以用来造纸,多点也没关系。”

“这样的最好,不老不嫩,最适合制作各种竹器,这样得多砍一些!”

杨帆很尽职地扮演着竹器商人的角色,跟在那些砍伐竹子的雇工后面,逐一指点着。反正这些村民也不太懂得究竟什么样的竹子做什么好,杨帆掌握的那点知识足以应付他们了。

刘掌柜的年岁大了,坐在路口一块青石上纳凉,杨帆则跟着这些伐竹工人走来走去,一边胡乱指点着,一边观察着那道竹墙后面的情景。

等快到傍晚的时候,他们要收工了,山上有山泉,水流还不小,不过山泉蜿蜒转折,忽深忽浅,放不得竹排,竹子扔进去,顺着流水行不多远就得卡住,还得时时拨弄一下,他们只能把削去枝叶的竹子打成捆,拖曳着下山。

山下停着几辆租来的牛车,把一捆捆竹子驮回了镇子,就放在客栈后院的角落里。

回到客栈,杨帆先洗了个澡,换了一身新衣,这才绕过屏风,踱到客厅。

古竹婷在客厅里听着屏风之后的哗啦水声,早已如坐针毡,一见他更衣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杨帆换了身月白色的素罗道袍,两袖宽广,袍袖飞扬,愈发衬托得俊逸潇洒。他的武功从未搁下,因此身体极为健美结实,一身筋骨铜浇铁铸般强横,肌肉均匀有力,健美雄壮,浑身没有半分赘肉。

而这身飘逸的打扮和他高高挽起的道髻,却又使他有着一种与武夫迥然不同的气质,俊逸洒脱、别具魅力。或者,这只是古竹婷眼中对他的感觉吧,距离产生美,因为欲求不得,便愈增了几分魅力,便似着了心魔,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更远;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了。

古竹婷急急收回目光,为他挪过坐榻,轻声道:“阿郎今日上山,所见如何?”

杨帆向她点点头谢坐,坐下说道:“我仔细看过了,山上共有三道防线,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四道,庐陵王的住处必然另有人监护。三道防线,每道防线前面各有数十丈宽的一片开阔地,除了尖尖的竹根就是长不及膝的野草,藏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