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急奏(第2/3页)

所以他一直保持中立,待价而沽。这样的情况下,他一直盼着能把整个羽林卫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不管是武承嗣胜出还是武三思胜出,想要坐稳皇位都要大力倚重于他,这一来右羽林卫的李多祚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李多祚骁勇善战,在军中素有人望,而他又不肯接受任何一方的拉拢,包括他武攸宜。羽林卫分为左右羽林卫,这样一来,李多祚就等于分走了他的一半兵权,让他手中的筹码大打折扣,所以他一直视李多祚为眼中钉。

可武攸宜一直表现得对武则天忠心耿耿、唯命是从,从来没有建立自己一方势力的意愿,他无法在武则天面前中伤排挤李多祚。以武则天的精明,他这份心思也未必瞒得过去。再者,女皇非常信任李多祚,他的中伤未必管用。

所以,武攸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多祚这根肉中刺,就是拔不了。

如今机会来了,李多祚手中不足两万兵马,而且一半是辎重兵,战力有限。

在武攸宜的盘算中,契丹人既然如此凶狠,李多祚这两万人马只要碰到契丹人,那就跟送菜一样,必定有去无回。他婉拒李多祚向自己靠拢,就是想借契丹人的刀,除去这根肉中刺、眼中钉。

他却不曾想到,即便他是武则天的亲侄子,武则天也是不放心把保卫皇宫、保卫她的安全的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支武装力量,完全交到他的手中的。

皇帝需要平衡,哪怕他搞垮了李多祚,武则天也一定会再安排一个不肯对他俯首帖耳的人来当这个右羽林卫大将军。

李多祚没想到朝廷多难,如此关头,武攸宜还想着剪除异己。他满腔愤懑,正苦思接下来自己这一路残军该何去何从,亲兵来报:“将军,马旅帅求见,同来的还有刚刚寻回的杨帆杨校尉!”

“杨帆?杨帆还活着?快快快,快叫他们进来!”

李多祚惊喜之下,忘形地站了起来。他的女婿野呼利与杨帆是好友,两人交往期间,杨帆也曾见过这位李多祚李大将军,李多祚了解到杨帆在西域的表现后,对他有勇有谋的表现赞赏有加。

而且老将娄师德对杨帆十分青睐,娄师德与他都是军队中的中立派系,受娄师德的影响,他对杨帆也更具好感。

杨帆生死未卜的这段时间,与之有关的各方势力透过种种关系向前线进行了询问,而李多祚现在正在收拢残军,因此这些问讯全都送到了他这儿,所以亲兵只一说,他马上就想起了杨帆的身份。

马桥带着杨帆走进帅帐,向李多祚施礼参见,李多祚笑容满面,离开帅案扶起杨帆,上下打量一番,见他不缺胳膊不缺腿儿,精气神儿十足,心中更是大悦:“好好好,杨校尉安然无恙,本将军心中甚慰。这些时日,杨校尉身在何方啊?”

不待杨帆回答,李多祚便道:“来来来,坐下说,马桥,你也坐吧。”

“谢将军!”

杨帆躬身谢过,在一旁座位上坐了,把他当日被俘一直以来的经过都说了一遍,只略过了在涿鹿城遇刺和阿奴千里寻夫的部分。

“契丹人要与突厥人议盟?”

李多祚大吃一惊。

他不是一个只有匹夫之勇的武人,杨帆把事情一说,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危机,李多祚马上道:“杨校尉能送回这么重要的消息,于国于民,功莫大焉!此事太过紧要,咱们一会儿再细说,我要马上写封奏章,以八百里快马上报朝廷!”

杨帆起身道:“末将明白,末将与马旅帅且在帐外等候。”

李多祚道:“不必,你们且坐!”

李多祚吩咐人取来笔墨纸砚。

用来书写奏章的是专门的纸张和印好的款式,不是随便扯过一张纸来就可以写的,尽管事情紧急,写给皇帝的东西也不能马虎,李多祚先在一张普通的纸上写下一份奏章,匆匆浏览一遍,涂改一番,递于杨帆道:“杨校尉且看,有无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