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焚心以火(第2/3页)

人群中,崔氏四兄弟正信步走来。

崔涤的不自量力,令太平公主深感厌恶,崔湜从接下来和太平公主的几次接触中感觉到,他这位九弟已经彻底失去了太平公主的赏识,想让太平公主举荐九弟做官的希望已经为零,所以他马上写信把另两个兄弟叫进京,打算以量为胜。

临近上元佳节,崔液和崔涖两兄弟终于匆匆赶到洛京,汇合了崔湜和崔涤。这两兄弟刚到洛阳城京一天,还没来得及去拜会太平公主。适逢上元,四兄弟就一起出来逛街观灯了。

崔湜走着走着,忽而驻足道:“十一郎,今夜上元,灯市如昼,何不以这上元夜为题,做首诗来,让众兄弟品评一番?”

他唤的十一郎是崔液,在崔氏众兄弟中,若论才学,崔液是其中佼佼者,而且这位十一弟性情也很沉稳,只是兄弟们序齿,他比崔涤小了一些。崔湜原打算先和九郎崔涤入仕做官,等这位十一弟再大些,再为他谋一个官身也不迟。

现如今崔涤令太平公主极端生厌,已经失去了入仕的可能,他就开始考虑崔液了。崔液能诗擅文,性情沉稳,而太平公主又最喜欢能诗善赋之人,崔湜这时让兄弟作诗,也是对他存了几分考校的意思。

崔家几兄弟都能诗,但是要做到几步成诗、无需修改的境界,这几兄弟中只有崔湜和崔液两人做得到。都是自家兄弟,也无须谦逊什么的,一听长兄吩咐,崔液便一边缓缓前行,一边蹙眉思索起来。

崔液走了几步,忽而击掌欣然道:“有了!”

崔涖和崔涤齐声道:“十一弟,快快吟来!”

崔液摇头晃脑地道:“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说到来字,崔液大手一挥,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他这一挥手,就险些打中一人脸面,亏得那人动作极为敏捷,“啪”地一下就扣住了他的手腕。

崔液扭头一看,就见一个青衣小帽家仆模样的壮汉正收手退开,后面施施然地走上一人,怀里还抱着个孩子,笑吟吟地对他道:“长街上人来人往,崔公子切勿挥斥方遒呀!”

崔湜愕然道:“杨郎中!”

杨帆笑道:“如今杨某连汤监之职都被停了,郎中什么的可就更谈不上了。”

崔湜苦笑道:“杨……二郎说笑了。”

崔涤是情敌相见,分外眼红,却不想想人家太平公主何曾正眼看过他,这情敌之说也不知是从何而来,一见杨帆,他便脸色一沉,对崔湜道:“大兄,那边的灯轮甚是华美,我们去看一看吧!”

崔湜脸色一沉,对崔涤正言厉色地道:“九郎,过了上元,你就回家去吧!”

崔涤一呆,怔道:“大兄,怎么了?”

崔湜冷冷地道:“我是你的大兄,出门在外,凡事自当由我安排,需要理由么?过完上元,你立即返乡!”说罢,崔湜丢下不知所措的崔涤,向杨帆长揖道:“二郎,舍弟年轻识浅,有所冒犯,还祈见谅!”

杨帆抱着孩子,直勾勾看着他的身后,也不知有什么东西看得这么入迷,根本就没接他的话茬儿。崔湜心中一阵羞愤,暗道:“我已代自家兄弟向你道歉了,这还不成么,纵然你是显宗宗主,也不能对我如此狂妄吧?”

但他随即就发现不对,向自己身后怔望的不只杨帆一个,越来越多的游人都停下脚步,向远处望去,有些正与他同向而行的人也察觉了别人的异样,纷纷扭过头来,崔湜下意识地扭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远处,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火焰冲天而起,足有百丈之高,这大火抢去了上元夜一切巧尽心思的灯轮、灯树、灯柱的光彩,就像天神手中的一支火炬,光辉闪闪,刺破了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