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上元时(第2/3页)

张易之冷笑连连,对他附耳道:“到时候,咱们也去,万万不能让皇帝和他有单独在一起的机会!”

张昌宗一说就透,欣然点头:“非但如此,还要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一番。他想借大法重邀圣上欢心,咱们就给他一个大难看!”

两兄弟相视而笑。

……

唐代春节前后放假是冬至七天,春节七天,上元三天。

如今上元节就要到了,衙门里又忙着开始放假,准备封条和糨糊,准备封存大印。

杨帆进城的时候,城里还有些地方在零星地放着爆竹,时而传来噼啪的几声脆响,街市上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的桃符还焕然如新,隆重而喜庆的节日气氛,依旧聚而不散。

上元节虽只三天假期,对唐人来说,却是比冬至和春节更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三天才是真正的狂欢,举城狂欢。

一些人家已经把各种彩灯挂了起来,各处的彩棚、灯会正在紧张的搭建之中,杨帆沿着定鼎长街一路走去,却未看见高达百尺、举手摘星的巨大灯树,以薛怀义的好出风头,他的灯树应该一年比一年大才对。

今年白马寺并未在长街搭建灯树,因为薛怀义正忙着以白马寺为主战场,操办一场盛大的法会,顾不上这儿了,不过长街尽头现在矗立着一根巨大的铁柱,擎天巨柱后面“明堂”“天堂”相映生辉,没有了巨大灯树的阻隔,倒是更显恢宏。

杨帆先去了司农寺,来俊臣不在这儿,他正在洛阳府衙忙碌。时值新春佳节,防火防盗、维持治安,各种事情忙碌不堪,来俊臣现在身为京兆尹,这些事不能不操心,没空到司农寺来闲坐。

唐筱晓正在衙里,皇室日常的各种供奉和上元佳节狂欢三天所需要各种物资已经准备妥当交付有司,他刚把大印放在匣子,亲手贴上封条,杨帆就到了。

对这个小小的汤监,这位大司农一直就不敢有所怠慢,尤其是他听说来俊臣在龙门吃了瘪,一见杨帆就更是眉开眼笑,亲热得很。

两个人先互相说了一堆过年的吉利话,这才坐下来,屏退左右,就杨帆被暂时停职一事深表关心与慰问,但是对他何时可以复职,以及所谓的克扣执役伙食是否查清,这位大司农答得圆滑无比、滴水不漏。

杨帆他不想得罪,来俊臣他是不敢得罪,哪会在这件事上表态呢。杨帆也不以为意,他来,只是一个官员该有的态度,唐司农跟他猛打太极,杨帆懒得拆招,既然问不出个结果,正好回家等候消息。

不过既然来了司农寺,旁边不远就是其他各大衙门,旁处可以不去,刑部却是一定要去拜访一下的,给陈东、孙宇轩等几位同僚拜个年、问声好。

杨帆出了司农寺,径往刑部走去,行至半路,忽有一位青袍人从御史台里出来。杨帆并未在意,那人却看清了他,神色间先是一怔,随即便向旁边跨开两步,向他揖拜道:“见过杨汤监!”

人家行礼,可不能不理了。依照规矩,品秩低的官员见了上官,要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杨帆便站在东向,拱起手来,一个还拜礼还没揖下去,便失声叫道:“李相!”

眼前这人白发苍苍,身着一件深青色官袍,袍上既无绣纹也无径长一寸的小朵花,乃是一个八品小官,所以杨帆瞟见他从御史台里出来根本不曾注意,在他印象中,自己在御史台可没有这样一位朋友。

可他却没想到,竟在这里碰上李昭德。

李昭德白发苍苍,经过此番罢相的打击,脸上的皱纹愈发的浓密了。听到杨帆的称呼,李昭德的嘴角微微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下官如今只是一个监察御史,可当不得杨汤监如此称呼!”

杨帆听了,也不禁苦笑一声。二人相对无言,默默半晌,李昭德才语重心长地道:“二郎何等年轻,些许挫折,毋须放在心上。东山再起,未必无期,来日方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