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抛饵(第2/3页)

他上了一份万言书,进行自责与自劾,反思自己在辅政期间擅权专断、跋扈飞扬的种种过失,向皇帝请罪。

女皇一旦厌恶了一个人,是连表面上的客套都不讲的,立即接下了李昭德的自劾,下旨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昭德为岭南西道钦州南宾县尉,让他到广西十万大山上任。

接到女皇的旨意,李昭德就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他怔怔地坐了良久,才长长叹息一声,吩咐家人收拾行装,准备走马上任。

这时候,弹劾他的奏章未见减少,反而日益增多。这时候已经没有武三思的人或者太平公主的人暗中推波助澜了,而是文武百官对李昭德的积怨如溃堤的洪水,终于来了一次大爆发。

雪片般的弹劾奏章不断送到武则天面前,这些奏章因为是弹劾官员,上官婉儿无权处置,全都是交到武则天面前,由她亲自拆阅,武则天是越看越怒,昨日还是她赞不绝口的股肱之臣,今日怎么看都是要命的毒瘤。

为李昭德辩解、申诉的奏章并非没有,但是早已湮灭在这雪片般的弹劾奏章之中,李昭德还没打点好行装准备到十万大山去上任,女皇又下一道圣旨,罢李昭德南宾县尉之职,流放岭南牢州。

……

姜公子觉得他那一头乌黑油亮的让女人都要羡慕三分的头发快要熬白了。

朝中一系列的变化,他完全看不懂。

并不是姜公子拙于智计,而是朝中发生的这一切,实在不可能和杨帆应该做的事有任何正面联系。相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风波对杨帆只有害处,并无一丝好处。

杨帆把他初筛的名单报上去后,里边没有几个世家子弟,反倒以李昭德一党和武三思一党占绝大多数,这份名单激发了武承嗣的强烈反弹,连内廷的张氏兄弟也大为不满,于是他们相继展开了对李昭德的反扑。

武三思之所以没有成为他们的反击目标,是因为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亲侄儿。对武承嗣来说,壮大武三思一党,于他是一大害,但是对武则天而言,只要是武氏家族的力量壮大,对她就有利,她乐见其成,攻击武三思效果不会太大。

结果李昭德又不善于经营自己的势力、他那看似强大的政治根基,早就被他强直跋扈的个性给破坏殆尽。这棵大树看着高耸入云,里边却早就被虫子蛀空了,风一吹就倒了,如此一来,杨帆怕也少不了一个池鱼之灾,他究竟想干什么?

姜公子苦思良久,反复推敲,却始终无法判断杨帆的真正用意,眉心不禁越蹙越深。

他不知道杨帆究竟想干什么,但是他不可能这样坐视,无论如何,这个机会是不容错过的。

想到这里,姜公子轻轻展开双眉,抬头对袁霆云道:“让高文弹劾杨帆!”

袁霆云大为兴奋,公子终于决定出手了,他重重一点头,马上向外走去。

高文是御史右台侍御史,卢家培植出来的人,姜公子被罢黜后,由显宗控制的官场人脉全被杨帆接手,虽然姜公子自负骄傲,不肯向家族求助,但是很多时候,他都不能不动用卢氏家族苦心经营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

每个庞大的家族,最重要的资产之中,都有一份只能由当家人亲手掌握的花名册,就像《教父》中的那些黑道领袖锁在最隐秘的保险箱里,直到去世才传承给继承人的那份最大的政治遗产。

那份名单上的人,要么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要么是真金白银多年来喂熟了的,要么是基于利害关系建立的秘密盟友。卢老太公很宠爱这个长孙,却也不敢把家族的资源任由他挥霍,返回范阳之后,他从花名簿上只抄下了三个人的名字交给姜公子,这个高文就是其中之一。

姜公子不能等下去了,他要派人试试水,看看杨帆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