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志一同(第2/3页)

“没什么,这么一冲,倒觉凉爽。”

青衣男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原本汗津津的脸蛋果然凉爽了许多。

“嗯!”

姑娘咬着唇,憨笑了一下,向他招招手道:“我们走啦!”

几个姑娘肩并着肩,也不知在说什么,时而有人娇笑一声,时而有人追打一下,水花便在她们肩后跳起来,在空中银亮亮地一闪又落后篓内。忽然,有位姑娘转过身,冲着青衣汉子扬声道:“汉家哥哥,欢迎你到我们河白部落做客哟!”

杨帆回头向她们招了招手,再转回头时,身后便响起一串清新鸣啭、甜美悠扬的歌声:“(阿小尼)妹,隔山(尼)听到(嘿)铃铛响,(格是口罗我尼小阿哥),不知阿哥(尼)去哪里?”

杨帆微微一笑,抖动了马缰。

他喜欢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人也纯朴。多情的少女像极了南洋姑娘,她们喜欢了便毫不掩饰,追求得大大方方,撩拨你,却不来迁就你,像一道清澈的山泉水,始终自由自在地奔走在她既定的生命轨迹上。

听说当初朝廷派五百名关内兵驻守在姚州,由于地势险恶、瘴疫之气太重,最后都死了,这一次他来,张柬之还特意为他准备了预防瘴疫的药物。可他看这里山清水秀,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么,哪有那般险恶?

杨帆却忘了他是自幼在南洋长大的,这里的天气他本来就能适应得很好。那时代人口流动不大,远戍故土数千里之外的战士,确实存在着水土不服的因素,于他而言犹如天堂般的所在,对另一些人来说很可能就是地狱。

天空湛蓝如洗,大江如美丽的飘带,风儿轻轻吹在山坡上,山坡上的水田里波光粼粼,杨帆的身影便在姑娘多情而甜美的山歌声中渐渐消失在山坡的尽头……

……

姚州都督府,都督文皓正为钦差大人召开接风宴。

赶来拜见钦差的各路官员乱糟糟的全无一点规矩,比起嶲州官场来另是一番局面。

姚州归附朝廷的时间比较晚,这里的都督和刺史也是世袭官,是从当地部落首领里选拔出来的,因为归附的时间不长,照理说担任都督和刺史的就应该是这里势力最大的部落首领,不会像嶲州的罗书道一样,几代下来已经没落,变成彻头彻尾的官僚。

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姚州都督和姚州刺史的确是本地较大部落的首领,但是论实力,他们最多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在他们之上还有两个更大的部落,却没在官府里担任什么职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这两个部落实力相当,难分高下。这两大部落是白蛮和乌蛮。两族实力相当,你让谁当都督、谁当刺史呢?谁也不愿低人一头的,最终只好取折中之策,选了实力居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部落,这两个实力相当的部族就成了超越地方官府之上的存在。

这也正是朝廷想要加强对姚州的控制时,该地的都督和刺史便会因为当地部落的强力反弹而被罢黜免职的原因。因为他们背后还有两个更强大的部落头人,他们就是白蛮的薰期和乌蛮的孟折竹。

这两家才是在西南地区传承上千年的大家世族,比如那位乌蛮的孟折竹,乃是建宁大姓,其先祖就是当初被诸葛亮七擒七纵过的那位孟获孟仁兄。

薰期愤愤然地从嶲州回到姚州后,屁股还没有坐稳,就听说黄景容阴魂不散地从嶲州追过来了。薰期在嶲州受了黄景容的羞辱,此番回到了他的地盘上,召开宴会的人论实力又比他小,他岂会亲自赴宴呢,所以只派了一个儿子来。

折竹大头人向来喜欢跟薰期较劲的,在任何事情上他都不愿意矮薰期一头,听说薰期不去,他也不去,有样学样地派了个儿子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