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昌遇故人(第2/4页)

朝廷派驻此地的官员们也大多不愿生事,他们最常做的事就是勾连头人酋长,诡谋狡算,敛掠财物,结成朋党,提携子弟,谁愿意自找麻烦,因之也令当地民众更加无视他们的存在。

杨帆牵着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缓缓地走着。

他在西域待过大半年,甚至还去过吐蕃王城和突厥薛延陀城,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而且这里奇形怪状的装束和人种虽多,却还不如他在南洋所见更加古怪,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氛围。

这里的人们民族成分极其复杂,为了交流,各个民族的人大多都说大唐官话,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带着浓重的乡音,杨帆倒还听得懂。他是一路追着黄景容来的,他到了剑南道以后,就听说御史黄景是分派到蜀中来查稽流人的,杨帆便循着黄景容的足迹一路追来。

杨帆刚刚赶到此城,方才已经向几个闲来到市上沽酒吃鱼的驻军官兵打听过,钦差黄景容已经赶到此处,本地的官员和头人酋领们正在为他设宴接风,杨帆心中大定,便想到西城先寻个住处。

他没有带人,普通士兵带上三五个派不上用场,只能给他的行程增添麻烦,他当面答应太平公主,只是不想让她担心。他对孙宇轩和马桥安排一番后,就揣了委任他为诸道巡抚大使的圣旨,独自一人追来了。

只要黄景容还没有露出他的血盆大口,吞噬那些无辜的流人性命,用他们的血来染红自己的锦绣前程,杨帆就没有必要暴露他的身份,毕竟他此刻应该刚到长安,没有他的钦差仪仗、没有两位副使,他突然出现在这里,很可能会暴露他违抗圣旨的事实。

人群中走来一位美丽的少女,饶有兴致地看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那些天生丽质而不自知的俊俏小村姑们见了她,也会油然生起一股妒意。她们的美丽或许各有千秋,但是气质上就分出了高下。

如果说那些美丽的小村姑就像桥下那道清澈的溪流,这位少女就像天空中一朵皎洁的白云,如果说那些美丽的小村姑是天上的仙女儿,那么这位美丽的少女就是月宫里的嫦娥了。

少女约摸有十五六岁年纪,肤色白皙,穿一身雪白的胡衫胡裙,翠绿色的一条系带缠腰,脚下是一双乌缎短腰皮靴,显得俏皮可爱。

她的颈间挂着大大小小三四个银饰圈,银饰圈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铃铛,发饰上也是银质的各种饰物,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总有一阵悦耳的响声。

尤其是她的那双长腿,叫人一见便印象深刻。她的双腿又细又长,占了她身体长度的一半还多,就像传说中的鲛人一般修长优美,甩动起来时,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极具诱惑的韵律感。

杨帆看到她美丽可爱的姿容,眼前顿时也是一亮,美丽的女性,总是会吸引男人的目光的。这个美丽少女所吸引的目光当然不止一道,人群中还有几个男人也同时盯上了她。

杨帆的目光是对美丽的欣赏,而那几道目光,却充满了贪婪的欲望。几个眼神不善的亡命已经悄悄盯上了这位姑娘,这些人的确不敢在大庭广众下生事,这里的官府虽然是个摆设,但这里自有彪悍的百姓难持着他们的规矩。

但这并不表示这些亡命会本本分分地从不作奸犯科,如果在人少的地方,他们并不介意把这美丽的少女掳走,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人儿如果运到扬州,卖给那些盐商巨贾,换来的钱可以让他们优渥地生活一辈子。

他们只跟踪了一会儿,就放弃了掳人的打算。这个少女俏皮地东张西望着,看似孤身一人,但是在她身后十步左右,却始终跟着四个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的白袍男子,他们都佩着一口郁刀。

看到他们所佩的郁刀,色令智昏的亡命们才注意到,少女迷人的葫芦腰上挂着一口曲柄短剑,短剑如少女的体态一般纤柔婀娜,那分明就是一柄铎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