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震怒(第2/3页)

孙宇轩手忙脚乱地推开案牍探出头来,就见几个书吏闻声闯了进来,正在那儿探头探脑,一脸好奇之状,而杨帆却早已不知去向。

“郎中……”

一回到刑部,阿奴便又做回了称职的小厮,声音也粗了些,一见杨帆从都官衙门冲出来,她马上迎了上去。

谁料杨帆理都没理,一溜烟儿地便从她身边冲了过去,看着他那直欲喷火的模样,就仿佛是一头愤怒的公牛,更准确地说,是一头疯狂的公牛!

阿奴骇然叫道:“郎中,你怎么了?这是要去哪里?”

杨帆匆匆回了一句:“我去马厩,你不用跟来!”便消失了踪影。

阿奴哪里放心,急急追到马厩,就见侧门大开,杨帆一鞭抽在马股上,骏马四蹄翻飞,瞬间就蹿出大门不见了。

阿奴怔怔地站在那儿,看着摇晃不已的门扉,她开始怀念方才在洛阳长街上谈笑杀人、智珠在握的那个成熟杨帆了。

女人的心思,有时候真的很难猜。

杨帆一鞭接一鞭,胯下那匹马仿佛离弦的箭一般,好在这里是皇城范围,没有百姓在这个区域走动,更没有店铺和游弋坊巷之间的小商贩,否则以他这样的速度,就算是在宽有五十丈的定鼎大街上也难免会撞到人。

“三百一十七人,男一百二十三人,女一百九十四人,七旬以上老者二十九人,十岁以下儿童九十二人,其中还有两个是刚刚登记户籍的襁褓中的婴儿……”

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性命,都像是一根针,一针一针地扎在杨帆的心头,把他的心扎得千疮百孔,鲜血淋漓。

御史台移交过来的公文很简单,只是罗列了那些人的岁数、姓名、籍贯、身份,以便刑部将这些人注销,划入死亡名单。公文里大书特书的,是这些人如何煽动愚昧的岭南百姓蓄意谋反,如何利用他们李唐宗室的身份兴风作浪。

可是恰恰是被他们简简单单一句掩过的那些毫无感情色彩的数字叙述,在杨帆的脑海中幻化成了一幅幅挥之不去的惨烈画面。

在他报了自己的家仇之后,他本以为那从童年时代起就已成为他心中梦魇的画面将再也不会出现,可是他现在分明再次看到了。

他看到了燃火的村庄,看到了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听到了一声声凄厉绝望的哭叫,看着了一颗颗人头带着一腔热血飞起……

在他看到那份由御史台移交过来的行本时,他就明白那些夹着尾巴扮乖狗狗的御史们为什么再度耀武扬威了,他也明白玉山县这桩惨案发生的真正缘由了。

御史台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了。

他们不惜采用这种一旦事败,将万劫不复的手段,来制造出一幅天下处处有反贼,女皇宝座并不安稳的假象,唯其如此,女皇才会感觉到他们的重要,才会庇护他们,才会不许百官打压他们,因为他们还有用。

杨帆觉得这是他的错,如果不是他对御史台逼迫过甚,这些酷吏或许不会对那些已经无害的流人家眷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他觉得这也是李昭德的错,如果不是这位狂妄自大的宰相太过刚愎自用,放任那些疯狗离京,他们又怎有机会把他们的尖牙利齿施加在那些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妇孺老弱身上?

种种景象,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里轮换,一张凹目、鹰鼻,酷厉的面孔,一双薄而冷厉的嘴唇一开一合,牵动着两道深深的法令纹扭曲着形状,狠厉阴森的声音在杨帆耳边不断回荡:“杀!杀光!一个都不许放过!”

那副面孔倏尔变成了万国俊、倏尔变成了赵久龙,倏尔又变成了王德寿……

御史们倾巢而出了,分别冲向滇、蜀、黔、川、桂和岭南六道,也就是说,已经遭受荼毒的玉山冤魂尚未散去,还将有更多的人要遭受荼毒!御史台放出了一群吃人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