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朱笔判生死(第2/3页)

而周兴,则于其中另夹了一份私货,趁机把他的顶头上司张楚金也拉了进去。

张楚金也不是个寻常人,能把周兴这样的人物死死地压在下面,手腕岂同一般?张楚金是并州大族,官宦世家,自任刑部尚书以来,堪称能臣干吏的一个人物,周兴早就想把他拱下去,若非张楚金手段了得,岂能安坐?

作为刑部堂官,在刑部里,张楚金的心腹比周兴更多,势力比他更大,本来,周兴并不想赤膊上阵,亲自动手,他原想授意心腹杨明笙出头的,结果杨明笙出了意外,周兴无奈,又不舍得放弃这个好机会,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出马了。

张楚金的政治立场并不明确,既不拥李也不拥武,眼下,武后是拉一派、打一派,对中间派比较宽容,所以武后是否会同意把张楚金也列入反贼一党,周兴心中实无把握。

武则天细细地阅览着奏章的内容,对后面的供词根本没看,她所任用的几个酷吏,平素的所作所为她非常清楚,她更清楚在他们手中炮制出了多少冤假错案,不过,她现在正需要这样的走狗,自然不为已甚,却也因此,何须劳神去看那严刑逼出来的口供?

张嗣明、徐敬真是胆怯畏死也好,受不得酷刑也好,抑或是想要攀诬他人以求免死也罢,什么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周兴的诱导下,他们肯为自己咬出那些想除掉的人,她想知道的,就是有哪些人被列入了清洗名单。

凤阁侍郎元万顷……

入目的第一个名字,赫然就是一位当朝宰相,当年北门学士如今还唯一在朝的一位。看到这个名字,武则天的一双凤目微微地眯了一眯,有了一丝柔弱的感觉。这是当年陪着她一步步蹚过惊涛骇浪,攫取最高权力的心腹,曾为她立下过汗马功劳。

可这柔弱也只是一刹那,然后就变得霜雪般清冷,那只保养极好、白皙娇嫩的手,轻轻拈起笔,饱蘸了朱砂,在那个名字上重重地一勾,仿佛将往昔的情谊和从昭仪到皇后,再到天后、太后,这数十年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也一笔勾销了。

天官侍郎邓玄挺,这是第二个名字。此人当年与上官仪极为友善,后来跟汝南王李炜,鄱阳王李湮等一向友善。自然在清洗之列,武则天脸上微现欣然之色,轻轻一笔勾之。

侍御史魏元忠,这是第三个名字。

此人曾任监军,大败徐敬业的反军,以此功劳,似不应牵连其中,武后对阻碍她步伐的,不管有多大才能,越是有才,越是要杀,但是却不想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称帝之前要重用这班会咬人的酷吏,将来治天下,总还要留几个干臣的。

不过此人非常同情有名无实的皇帝李旦,如今改天换日的步骤正一日紧似一日,此人若是在关键时从中作梗……

武后沉吟片刻,在他的名下用朱笔点了一点,只这一点,就可免死了,但是流放贬官,却也难免。

内史张光辅、陕州刺史郭正一、彭州刺史刘易从……

这些人都是立场很清楚的保皇派,武则天毫不犹豫,朱笔从一个个名字上钩下去,朱笔一勾,便是一条人命,眼睛都不眨一下,当她手中朱笔点到秋官尚书张楚金时,有些意外地停了一停。

周兴一直侍立一旁,斜睨着武后的动作,见她朱笔一停,赶紧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作目不斜视状。

武后沉吟了片刻,她心知肚明,周兴这是夹带私货。这张楚金可杀可不杀,不会成为自己的阻碍。不过眼下登基在即,更要重用周兴这等心腹,要想让狗听话,总要给块骨头才是,于是,只是略一沉吟,手中的朱笔便勾了下去,一道红色的勾痕,仿佛出鞘的利剑,跃然纸上。

周兴佯做目不斜视,只用眼角捎着武后,见到这个动作,不禁暗暗吁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