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两道篱(第2/3页)

晚间,杨明笙的府邸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武侯坊丁往来不息,人员虽众,却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安静,除了脚步移动时的沙沙声,什么都听不见,这派森严气象,简直就像一座军营要塞。

一座五角小亭中,千牛备身黄麒麟坐在石几上,面前的石案上摆着一壶酒,一只肥鸡。足有五斤重的肥鸡已经被他啃掉了大半,面前一堆鸡骨头,全都啃得干干净净。

黄麒麟圆圆的身子,身躯虽然比较肥胖,不过却没有一丝臃肿迟钝的感觉。在“铜墙铁壁”四兄弟中,他年纪最小,排行居末,可是因为比较肥胖的身材,看起来似乎比几个兄弟年岁还要大一些。

在他左侧坐着上一回单手就把杨帆打下水池的刑部公人王武略,右侧则是杨府护院花小钱,杨帆和一个新分来的坊丁倚着亭柱站着。

黄麒麟“呸”地吐掉一块鸡骨头,抹一把油渍渍的嘴巴,冷笑道:“这一回,咱们调了军兵来,我倒要瞧瞧,那个刺客,他能不能快得过弓箭!”

花小钱自那晚死里逃生后,一直有些惊恐无状,闻言不禁担心地道:“黄备身,那刺客来无影去无踪,这弓箭能对付得了他么?”

黄麒麟“哼”了一声道:“不用把他吹得那么神,高手,黄某是见识过的,可是再厉害的高手,身形速度也不可能快得过弓箭,你听说过哪个所谓的高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能以一敌百了?”

刑部掌固王武略忍不住问道:“黄备身,既然中郎将请了旨意,从军中调来劲卒,弓箭也是特批的,何不调些弩来,弩不是比弓威力更大么?”

黄麒麟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道:“你不曾在军中待过,自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王武略脸上一红,拱手道:“正要黄备身赐教。”

黄麒麟丢下一根鸡骨头,抹抹嘴巴道:“弩比弓射程远,射得准,杀伤力大,这是不假,不过弩也有不及弓的地方。常言说,五箭一弩,就是说,对一个熟练的箭手来说,要射出五箭的工夫,弩手才能发出一箭。

我们不能调来更多的兵丁,这府中又到处是花草亭阁,只消一矢不中,那刺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用弩如何捕捉他的身形?再说,这儿不比两军阵前,弩比弓笨重、形体也大得多,单兵扛着走来走去的也不方便!”

黄麒麟又拿起一块鸡肉,说道:“何况,对一等射手来说,弓的杀伤力也未必就不如弩。咱大唐名将薛仁贵当年任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的时候,要率军出征西域,临行时高宗皇帝赐宴为他饯行。

席间,高宗皇帝对薛将军说,‘久闻将军善射,古人善射者,可一箭贯穿七层甲,你今日不妨以五层甲试射一箭给朕瞧瞧。’

当时我就在校军场上,站得离点将台最近,听得清清楚楚。薛将军听了旨意,命人取来他的宝弓,只一箭,就把五层皮甲射穿,高宗皇帝见了大惊失色,立即命人去宫里取来自己的那套明光铁铠宝甲给薛将军换上,生怕薛将军在战阵之上受了冷箭。嘿!普通的铠甲尚且无法挡得利箭,何况这全仗轻身功夫高来高去的飞贼。这军弓要对付他足够了,只要他挨上一箭,就休想逃掉。”

花小钱和刑部公人听了黄麒麟所言顿时惊叹不已。

唐初军制,披甲士兵要占全部士兵的六成,但是限于钢铁生产能力和不同战场环境的需要,再加上强悍弓弩的克制和辽阔战场上有的是办法避免与重骑兵正面冲突,耗资巨大、实战效果不佳的重骑兵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当时的甲胄主要是皮甲、木甲、布甲、皂绢甲等,披挂铁甲的并不是很多。

那柔韧粗厚的皮甲叠起来一刀未必刺得穿,而且它们堆叠起来还会产生缓冲卸力的作用,可唐弓居然一箭就能贯穿五层皮甲,在战场上其威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