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有眼无珠!(第2/3页)

杨凌哈哈一笑,想了想道:“成大人现在想必已收到我平安无事的消息了,马上再传一道命令,叫她不要进京,于大人现在扬州,让于永去见她,把该交接的事情办了,然后马上返回金陵坐镇,江南是咱们今后发展的重点,不可有失。”

夏晓文忙道:“是,北六省的人马交接的早,韩老爷子昨日起便切断了和内厂的一切联系,北边的消息和您的命令将启用咱们在军驿中建立的联系渠道进行。”

杨凌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内厂控制的力量现在已一分为二,南七省交给成绮韵,北六省交给韩林,这两大部分包括政治势力、经济组织、和秘密的武力行动小姐,各个方面均有具体负责人员。

北六省的重点杨凌放在辽东,这一块儿他不图挣钱,甚至一开始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内厂在江南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投到了这里,他不惜代价让自己的耳目遍布辽东和塞外,把根牢牢地扎在这块土地上,只因为他知道中国内部之威胁,例来来自北方。

他知道,对大明来说,未来的威胁是女真人,可是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由于他的努力,鞑靼、瓦剌、兀良哈和女真三部的发展和原来的历史有了偏差,这一下未来也就不可确定了。

谁也不知道草原上未来的霸主是不是还会出自建州女真,又或是现在鞑靼、瓦剌等部族中一个人丁稀少的小部落,因缘际会,凭着几副盔甲、三五十人最终成为天下共主。找不到明确的对手,那就只有一方面强大自己,一方面削弱可能的敌人,把危险消弭于无形。

要强大自己,急进的改革是不可行的,况且他也没有把握拿出适合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切实可行的各种具体国策。

心切冒进,做改革急先锋,要么会被反扑势力五马分尸,要么政策过于理想化,变成祸国殃民的大跃进。温水煮青蛙,不会引起太大的社会动荡,这种改革社会基础才能深厚,不会在急行军后发现一系列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引发更剧烈的社会问题,可是这样的话,耗费的时间也要长的多,那就不能不小心关外的这些游牧民族了。中国之危胁,自古来自北方,杨凌对这里倾注的心血丝毫不小于对江南开海解禁的关注。

杨凌用兵,向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大的战役行动上,从来不会一时心血来潮,靠什么灵机一动驱动数十万大军,倾国之财力去打一场毫无准备的仗。

他的这个“粮草”可是包括了情报、宣传等方方面面大量的准备工作,真正决战如果只需要一个月,这些先期准备工作可能就得用上一年甚至几年,这才能先机在握,稳操胜券。

夏晓文见杨凌再无别的吩咐,便拱手退下去传递命令了。杨凌停下身子长长地出了口气:很好,刘瑾已经动手了,我的所有实力都得暂时进入蜇伏期,让这位刘公公毫无忌惮地好好表演一番,不让他跳出来做番大动作,就不能让他众叛亲离,一击致命。

这样做,根本不用想象,就可以预料到对百姓、对官僚们来说,将造成一种灾难,可这种暂时的牺牲是必须的,如果真和他斗上几十年,那种软消耗才更加要命,长痛……不如短痛!

鸡鸣驿古城上,自己亲手点燃的那一炮,应声飞起的残肢断臂,一一幻现在眼前,杨凌摇摇头,摇散了心中的杂念,走出去对候在门口的大棒槌道:“去,叫后堂初选合格的人各自写下覆历,交给毕公公,然后回去等候通知,一会儿咱就回府。”

※※※

“诸王馆”后跨院儿,初选合格的有为青年们笑容可掬,互相问候,不时发出爽朗的大笑,一个个勾肩搭背的,看那模样,就像是亲生兄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