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博浪一椎(第5/8页)

峭壁也不知已经几千几百年,黑黝黝的就像钢铁铸造就,一层层的再垒起来。

崖下一条山径盘旋入岭,右侧灌木矮树下流水潺潺,是一条小溪,小溪对面是杂林,有树有竹,参差茂密,绿叶青翠欲滴。

小溪不大,不过因为两天前刚刚下过一场秋雨,水流比往昔稍宽稍急,哗哗地流瀑溅玉声不绝于耳,仿佛一首动听的音乐。

杨凌掀开轿帘儿,向左侧望向去,直至顶端高逾数百丈,要探出头去向上仰望才看得到山顶,再加上车子的颠簸,还真的让人感觉头晕了。

山崖越往上越向外倾斜,最上端几乎已探到右侧小溪上方,形成了天然的屋檐状,除非是狂风从对面林中刮来,否则这里是从来淋不到雨的,因此地面比较干躁,尽管不全是石板路,车马倒也不难行,很轻快地便拐上了盘山道。

杨凌转向另一侧,看着溪水和沿着倾斜睥河岸生长着的各种花草树木,车中久坐难免困乏,杨凌无聊地瞧着杨凌瞧着河岸边倒向下游的青草和矮树,还有一些打折的枝杆落叶:“前两天的秋雨看来不小啊。”他喃喃地打了个哈欠。

忽然,他又探出头去,瞧了一会儿,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沉吟半晌,他忽然扬声道:“停下,就地歇息。”

官兵们走的也乏累了,听到原地休息的命令,一声欢呼,顿时作鸟兽散,跑到溪水边洗脸、喝水,上游的人若弄脏了水,下游的人就笑骂一番,还有人看到野果树,此时正是成熟季节,便爬上去攀摘下来,就水洗净吃的津津有味。

杨凌也下了车,活动活动身子,四下观察了一阵,然后在侍卫保护下涉水过河,到对岸竹林中方便了一下……

受到袭扰的鸟雀纷纷飞起,两千多人给这寂静的山谷带来了无限生气……

※※※

始皇东游,警跸森严,旗幡仪仗遮天蔽日。至博浪沙,山上荆棘丛生,沟壑纵横,人烟稀少,异常荒凉。有力士携百二十斤大铁锥,伏于高处,欲谋帝命。惜乎!博浪一椎,误中副车!始皇怒,传檄四海,大索八荒,求贼甚切,然两刺客安然逸去,天下之大,求之不得。

如果当时有炸药,张良重金收买的不是一个大力士,而是一捆炸药,历史上还会有始皇帝么?

随着如雷的一串巨响,鸡冠状山崖不复存在了,朝廷另辟了一条山路,这条古道上从此重新野草重生,野兽出没,许多年后,鸡冠岭的名字也取消了,除了一些老人,许多人看到这片茂密的丛林和石山,根本不知道这里曾经是一条路。

拓拔嫣然有钱、有人、有火药,杨凌留在成都把后续事务处理完毕的这十多天里,她安排五百名小金川最善攀援险峰要隘的勇士,吃住在山里,在鸡冠崖上凿挖石洞。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火器不破!”杨凌半开玩笑的这句话,她一直记在心里,朱让槿的武功她是了解的,他的师傅武功如何,她更加明白,尽管他被驱逐出草原二十多年了,但是这个人的名字仍然在草原上流传着。

而这样一个高手,在蜀王府重重侍卫包围下,在伍汉超等厂卫夹击下,犹能傲然自若,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却被杨凌这个废物躲在人群中,抽冷子就给一枪轰烂了脑袋。

一粒火枪子弹可以击毙一个苦练数十年武功的高手,在原本就如弯穹低下的天险悬崖下埋设一些炸药,是不是就能四两拨千斤,制造一出人力难以抗衡的天险,如泰山之崩?

山路险要,鸡冠崖在前后两座市镇的正中间,所以客商总是清早启程,中午经过,晚上到达另一城镇,没有人敢在山里停留的,因此只有正午一个半时辰是客商行人密集时期,除非官兵行军,其他时间山路上寥无人烟,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