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七章 寡人有疾(下)(第2/3页)

“你不容易啊。”沈默点头表示理解,一个强力的首辅不需要同样强力的下属,他需要的是传声筒、应声虫和出气筒。沈默正是因为看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所以才会主动离山,不跟高拱相争。张居正没法躲开高拱,但他负责关系国运的财政改革,任重道阻,无人可替,高拱必须对他保持克制。只有张四维,在内阁里没有权力、又是新人,还是高拱的学生,只能逆来顺受。首辅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拿他撒气,有什么琐碎费力不讨好的活,都会交给他干,但他乖巧依旧,乖到连内宫太监都忍不住想欺负欺负他了……

“要是能让所有人都把气撒到我身上,换取内阁的安宁,我是一百个愿意。”茶具和水壶端上来了,张四维习惯性的开始忙活,让边上的沈一贯手足无措,沈默挥挥手,他便无声的退下了。只听张四维接着道:“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十多年来,内阁就像个戏台子,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乱糟糟,不知道多少国老壮志未酬,狼狈谢幕。就在这你争我夺之中,多少国政大计被当成斗争的工具,耽误了多少事,你我都是过来人,自然深有体会。”

沈默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这几年,内阁终于安静了不少,元辅和张相两位,原为刎颈交,可谓是志同道合,相许国家的天下英才。这些年,两人通力协作,毫无猜忌,大家能齐心协力,效率自然提高,国事也蒸蒸日上,眼看从崩坏的边缘拉了回来。”张四维说着叹口气道:“可是现在,我看又到了乱套的时候。”

“怎么说?”沈默轻声问道。

“原因在于元辅手下有一群小人。这些人以构陷驱逐元辅政敌,换取加官进爵为生。”张四维的脸上,显出气愤的神情,但声音还是极细微道:“他们就像狼一样,攻击了一个又一个,把元翁的敌人扫得干干净净,元翁是心满意足了,可他们还要立功升官,便先替元翁制造敌人,然后再把敌人打倒……而当时在北京城,地位和元翁最接近的张相,自然成了他们的目标。”

“但张相为人缜密,时刻忍让,从不与高相发生冲突,但那些小人发现,最容易引起两人误会的,还是徐阁老的事情。徐阁老晚年罹难,天下不公,张相身为徐阁老的入室弟子,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已经是一路提心吊胆,畏行多露了。但是,韩楫、宋之问之流还要吹毛求疵,夸大其是道:‘不行,为什么他要帮助徐阶说话呢?’这些势利小人没有道义,没有感情,他们也不相信别人还有道义和感情!”

“在这些势利小人看来,一切都应当是‘势利’的,在位的首辅便要热捧,在野的首辅便要落井下石,这才是正常人情。否则便另有动机!他们便搜求张相帮助徐阁老的动机。他们把发明当作发现,终于认定已经发现居正的动机!”看来这些话,在张四维心里憋了很久,今日终于找到倾诉对象了。他一面给沈默斟茶,一面气愤道:“很顺利的,这个消息传到了元翁耳中,说徐阁老派人送了三万两银子给张相,于是张相便替徐阁老维持。元翁闻言大怒,那日在朝会上,便半真半假地讥刺了张相一顿。当时我也在场,张相当时就变了脸色,指天誓日地否认这件事。经过好一番辩白以后,加上我也在边上劝,事情才收场。”

“但那件事,还是给他们俩之间,造成了裂痕,尽管表面上相安无事,但元翁的性格你也知道,他开始把与张相亲近的官员或是迁出京城,或是调离原任。张相几次为他们说话,都被元翁无视。再后来,发生了尚宝卿刘奋庸、给事中曹大埜弹劾元翁独裁一事。这两人都跟张相没什么关系,高阁老起先也没和他联系起来。可后来听信了韩楫的话,认为是张相指使二人上书,于是连表面的和谐都没法保持了。前几日便有御史弹劾张相勾结内宦,犯了为人臣的大忌。昨天更有个叫张集的御史,在奏疏中说,要防止赵高矫诏杀李斯的悲剧重现于今日,要防止严嵩勾结太监诬陷夏言之事重演!”张四维脸上的忧色更重了:“这种诛心之言都能说出来,可见双方的关系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他望向沈默道:“好在江南兄在这个节骨眼上回来,才让局势缓和下来。我算看明白了,如果说这世上还有能劝得动元辅的,一定是你江南兄。”说着起身作揖道:“请江南兄为天下计,劝一劝元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