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零章 倚天(下)(第3/3页)

“好一个‘刑清政简,执法持平’,学生承教了!”海瑞欢喜道:“只是不知,若官绅不法,鱼肉良民,是否也该如此呢?”

“刚峰哪,你对先帝都尽言直谏。”徐阶放声笑道:“何况区区乡宦乎!”

“多谢老太师指教。”海瑞接着道:“下官还有一事请教。”

“请说。”徐阶端起茶盏。

“下官查阅了苏松各府历年所课田赋。”海瑞沉声道:“发现近十年所课的钱粮,平均只有洪武二十一年的三成,是成化三年的五成,是正德五年的七成,然后每年都在减少,直到现在这个水平……按说当初天下就乱初定,正乃‘千里无鸡鸣,荒原连成阡’的萧条时候,而后百余年东南承平,百姓安居乐业,应该是赋税渐增才对,为何却番过来了呢?敢问太师,如此咄咄怪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啊……”徐阶冷不丁听他抛出这个问题,登时无从回答,干笑两声道:“是啊,怎么回事儿呢?”

“正要请教太师。”海瑞定定望着徐阁老,一字一句道。

“或许……”徐阶端起茶盏掩饰着,头脑飞快转动起来:“大概……似乎……”别说,还真让他想着了,松口气笑道:“应该是这么回事儿……你应该知道,太祖皇帝平定天下,最大的对手不是蒙元,而是张士诚和陈友谅。张士诚自号‘吴王’,其都城在苏松,陈友谅号汉王,其地盘在江西。后来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后,深恨这两个地方的民众支持他二人,为惩一时之顽者,对此二处课以重赋。再说,苏松当时男儿尽在吴王帐下听用,政权覆灭之后,其田产大都充公,所以吴地官田甚多,官田本身必然赋重者。所以在洪武一朝,课税十分繁重,生民多有脱逃。”

“后来呢?”海瑞淡淡问道。

“后来永乐皇帝做了江山,为了争取民心,屡次给吴中减负,再后来迁都到了北京,粮米要从大运河走两千里,才能运往京城,途中一石要损耗三斗,所以归入太仓的粮米就越来越少了。”徐阶说完掏出手帕擦擦汗,心说老夫真是宝刀未老啊。

“原来如此。”海瑞闻言似乎了悟,却状若不经意地问道:“方才老太师说到官田,我查阅黄册,发现账实严重不符啊。”

“这个么……”徐阶笑道:“当时吴中是附逆罪民,田产都被籍没。但到了永乐朝,成祖爷便赦免了吴地,分几次发还土地,官田自然减少。”

“分几次,发还了多少,还剩多少?”海瑞沉声问道。

“这个老夫就不知道了。”徐阶摇摇头,苦笑道:“得刚峰你自己去查。”

“我明白了,回去定要查明。”海瑞点头道:“如果有非法侵吞官田的,又该怎么办呢?”

“如有罪证,当然依法处理了。”徐阶干笑道。

“学生明白了,定要依法处理。”说完便起身施礼道:“既然如此,下官告辞了。”

“唉,好容易来一次,定要赏光吃个饭。”徐阶挽留道。

“公务繁忙。”海瑞婉拒道:“下次有机会吧。”

徐阶挽留不住,只能送海瑞出去。

待其一行人走远了,他身子竟摇晃起来,若不是边上人扶着,定要一屁股坐在地上。

别看老家伙方才大义凛然,其实早就被海瑞的步步紧逼,逼得魂不守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