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二章 绝杀(下)(第2/3页)

所以邹应龙都感到有些绝望了,一晚上问了周易八百遍:‘怎么办,怎么办?’后来看差不多了,周易便装作不耐烦道:“我们做生意的都知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既然那么想当这个都御史,就主动出击呗!”

“怎么主动出击?”邹应龙醉眼惺忪地问道。

“他们让你弹劾徐阁老,是为了什么?”周易问道。

“当然是给徐阁老解围了。”邹应龙道:“但现在弹劾的话,非但解不了围,还能害死徐阁老。”

“你再想个别得办法,能给他解这个围,效果不是一样?”周易诱导他道:“塞了鼻子不会用嘴喘气?”

“说得轻巧,哪有什么办法……”邹应龙苦笑道:“真要是有办法,上面那些聪明人早想到了。”

“只有把别人都办不成的事儿办成了,才能显出您的本事。”周易循循善诱道:“别忘了您是怎么飞黄腾达的。”

“嗯……”邹应龙被这一番话激起了斗志,便对周易道:“我想想,你也帮我好好想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俩总比臭皮匠强吧,也能顶个诸葛亮。”

于是两人便白天各自寻思,晚上碰头合计,周易故意先乱出了很多主意,都不能让邹应龙满意。过了几天才在邹应龙快绝望的时候,状若不经意的把山西帮给出主意说出来。

他说,我听说大户人家犯了事,总有下面人出来顶罪。如果你能利用职务之便,见到王廷相的,是不是可以劝说他,主动把案子揽在身上呢?如果案子到他为止,徐阁老不就两难自解了?

邹应龙一想,总宪的关防还在王廷相身上,到年底了总要盖章的。副宪大人催了好几次,但下面人都不愿去沾这个晦气,所以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拿回来……如果想见王廷相的话,这倒是个机会。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邹应龙便打了鸡血似的,和周易讨论起可行性来。

讨论来讨论去,自然还是杨博给的那套办法。

虽然觉着这法子不错,但邹应龙还有些迟疑道:“徐阁老毕竟没给过这些承诺,我这里假传将令,会不会怪罪我呀。”

“哪有菜齐了才下锅的道理?富贵险中求,不管做官还是经商,都是一个道理。”周易道:“这事儿就得先斩后奏,等那边王廷相一撂,你去跟徐阁老坦白,他一定不会怪你的。”说着笑起来道:“你给他解了大围,就算嘴上骂你两句,心里还不知怎么高兴呢。”

“有道理……”邹应龙的脸上,终于在连日阴霾之后,露出的笑容。

※※※

听完杨牧的讲述后,张四维不禁感叹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这一手确实狠辣,利用邹应龙的愚蠢,逼死了王廷相,而且还查无对证……王廷相的死讯一传出来,打死邹应龙也不会承认,自己曾经跟他说过什么话。

所以这个案子,并不会给杨博引来任何麻烦。但是查不出结果,人们可以用脑补的,必然都以为是徐阶授意,便达到了继续抹黑徐阁老,激怒隆庆皇帝的效果。而且将来,还可以再栽赃沈默……邹应龙和沈默是同年啊,将来邹肯定会投靠沈,不管沈会不会接受,都很容易捏造攻击他的口实。

一举三得,可谓妙哉。

虽然张四维对沈默还是很有好感的,但一切为了晋党,没什么好内疚的。

今天他才知道,原来杨博对徐阶的算计,从当初举朝倾拱的时候就开始了,他不仅亲自上演苦肉计,还撺掇刚刚起复没几个月的葛守礼辞官致仕,以及暗中挑拨言官和内监相斗……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让皇帝一次次体会到徐阶的跋扈。

“徐阶老儿太过自信了,总以为掌握了言路,掌握了六部,就能无敌于天下了。”杨博淡淡道:“他忘了杨廷和、夏言、严嵩是怎么败的。大明朝皇权在上、太阿高悬,你一个权臣没有兵权,再怎么牛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说到这,杨博有些欣慰,虽然自己因为久掌兵权,导致被挡在内阁门外。但也因为九边军镇,只有自己能镇得住,所以不管宫里刮哪阵风,他也总能屹立朝堂,地位无虞。